守好“百姓粮”只为“百姓安”——王河镇五个“加强”全面推进粮食安全工作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粮食安全事关国运民生。今年以来,王河镇始终践行粮食安全“国之大者”,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把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紧盯时间节点,全力以赴完成秋冬粮播种任务,让“冬闲田”变成“增收田”,全力保障粮食安全生产。
加强组织领导、压实粮食生产责任。王河镇紧紧围绕“稳粮、增收、提质、保安全”的工作要求,严格落实“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包村领导深入抓”工作机制,将全镇3.6万亩冬小麦种植任务分解到村、到户,实时掌握种植情况,做到情况明、底数清,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切实把秋冬种工作扛在肩上、抓在手里。
加强宣传引导,调动农户种植积极性。全镇上下通过村级大喇叭、微信群、公众号等平台线上宣传耕地保护和种粮政策,镇村干部入户发放小麦种植预留地告知书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小麦种植,帮助群众算好致富增收的“经济账”,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树牢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意识,抢抓有利时机,积极自主耕种,切实将惠农政策转化为农民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全面调动群众秋冬种的主动性。
加强撂荒地整治,筑牢粮食安全底线。坚持“逢荒必治”原则,党政主要领导带头,逐村逐地块实地查看,提出具体要求,镇村两级干部限时抓好落实,多方征求群众意见,动员群众将整治后的撂荒地种植小麦、小杂粮等农作物,并将无人管理耕种的土地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统一代耕代种,达到地不闲人不闲的状态,让王河的每一片土地都呈现色彩。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不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2024年在吉山村、响水村、西李村、南湾村、王马村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达0.35万亩,将零散的田块建成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把原有的土路建设成砂化路,着力让群众普通的地块变成效益倍增的“高产田”,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打下良好基础。
加强技术指导,确保粮食增产增收。紧盯粮食生产关键环节,不断强化服务保障,加强种植技术指导,依托村集体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种植优良品种小麦3.6万亩,打造西堡子梁5000亩示范点1处,千亩以上点12处,百亩以上点15处。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5期,培训人员300余人次,全镇完成3.6万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控等田间管护工作。同时,做好农作物防灾减灾,及时发布“霜冻、低温”等灾害天气预警信息,指导农户积极防范应对,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为粮食增产增收打好基础。
食为政首,谷为民命,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下一步,王河镇将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继续聚焦“西部粮仓、种业大镇”建设,优化种植结构,推广优良品种,提升粮食产量,切实守护粮食安全,守住百姓“粮袋子”,拓宽农民增收致富路,为乡村振兴提供粮食保障。
编辑: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