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通仓实福满院 ——老党员眼中的通渭七十年变迁
“现在日子好得不能再好了,农民不但不给国家上交公购粮,国家还给我们补钱,种得越多补得越多,连那些种上树的荒地也能得到补贴。”今年70岁的李福林,是通渭县平襄镇宋堡镇李沟社人。他见到记者时,脸上充满着幸福与感激,“感谢党,我很自豪我是一名有45年党龄的党员。”
“25岁入党,当过民兵连长,修过铁路,党的农村政策我都积极参与,对村里的发展,我是一本账。”精神矍铄的李福林老人对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用了一句满含感情的话,“真的不敢想象么!现在我都有工资哩。”
李福林有一本账:他每月能领200元左右政府给的养老钱,五个孩子都有相对固定的收入,每人每月200元,这样每月总共有1200元的固定“工资”。
“其实,我也不需要这么多钱,原因是他们日子富裕了,就能想起我们老人。像我年轻时候,自己日子过得艰难,哪还有多出来的钱送老人?虽有孝心,但没那力气!”
虽然不愁吃不愁穿,但他还是闲不住,除了种自己家里的30亩地,还要租种别人撂荒的地。“家里有粮,心里不慌”,历史上的饥饿影响了他的一生,他家里存粮很多,但从不卖,除了牲口吃外,都存着。他说,要把“口粮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通渭县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均居全省全市前列,脱贫攻坚的任务异常艰巨。境内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干旱,自然灾害频繁。新中国成立70年来,通渭人民站在极端贫穷落后的黄土地上,怀揣着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伟大梦想,紧紧凝聚在党的旗帜下,充分发扬“三苦”精神,坚持不懈与贫困作斗争。改革开放以来,借着国家“三西”农业建设、西部大开发、扶贫开发等政策东风,群策群力换穷貌、夯基础、兴产业、谋发展,改写了苦难历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取得了瞩目成就。
通渭县经济总量从1991年1.39亿元跃升至2018年的42.1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1年的86元增加到2018年的6755元,城镇居民收入从2007年的7523元增加到2018年的22946元,财政收入从1953年的11.1万元跃升至2018年的3.56亿元,增长3207倍。
生于1953年的张守丰,是该镇白吐嘴社社长,谈起这几年的变化,也是感慨万分,“我是经济发展的受益人,我的地流转办起了合作社,我们老两口便成了居民,每月能拿到800元的工资,现在除了提高生活水平,锻炼好身体是最主要的工作。”
“我每天还要在视频里和三个上大学,两个上高中的孙子聊天,我们建立了一个爷孙群,里面很热闹!”他自豪而幸福地给记者介绍他“退休”后的幸福生活。
在两位老人的思想当中,感触最深是党的好政策。
“要想富,先修路,这话对对个!”社长张守丰说,“路通后,光不是外出打工串门子方便了,更重要的是村里的农产品能及时运出去,我们村里都接上了互联网,年轻人从网上找信息,买卖就在网上办成了,一个电话,拿货的车就来了!”
据通渭县县长谢占武介绍,近年来,通渭县先后实施了引洮工程、农电改造、宝兰客专、马云公路、通榜公路、通畅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10国道、宝兰高铁穿境而过,通定高速加快建设,乡村道路网络四通八达,水泥路联通了332个村、动力电接通到2440个社、自来水引进了8.2万户农户、通讯网络覆盖到了所有村户,扶持改造了3.79万座农村危房,易地搬迁让8179户农户搬出穷窝,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城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退耕还林、平田整地、生态修复、甘肃东部百万亩梯田治理等重大项目先后落地生根,完成造林41.17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88年的2.3%提高到2018年的9.5%,修建梯田137.26万亩、梯田化率达到63.3%,通渭梯田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通渭县委书记邵志刚说,历届通渭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始终把扶贫作为发展的主旋律,历经救济式扶贫、开发式扶贫、攻坚式扶贫、综合式扶贫四个阶段,全面解决了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全县贫困人口从1982年的6.23万户28.96万人减少到2013年的3.03万户13.95万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全面进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阶段,紧扣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关键问题,举全县之力推进脱贫攻坚,2018年底,全县贫困人口减少到1.07万户4.8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2.33%,贫困村减少到159个,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到2020年将实现全面脱贫。
编辑:庄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