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县郭川镇:“五个聚焦”定向领航,驻村帮扶提质增效
今年以来,在清水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郭川镇紧紧围绕打好五年过渡期收官战总体要求,坚持“五个聚焦”,切实提高政治站位,铆钉目标任务,紧扣责任链条,高质高效推动各项帮扶工作任务落细落实。
一、聚焦能力提升抓培训,着力打造帮扶队伍“生力军”。通过专题培训、经验交流、点名抽评等方式,不断提升驻村帮扶干部政策业务水平,锻造成为“懂政策、善帮扶、作风硬”的“行家里手”。一是政治引领铸魂。通过专题党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常态化组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党中央、省市县的部署要求,切实增强帮扶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政策培训赋能。围绕防返贫监测帮扶、产业就业帮扶、基层党建、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内容,采取集中培训、案例讲析、观摩学习等方式,有效提升政策水平和实战能力。上半年开展集中培训6次、业务讲解12次、观摩学习2次。三是业务比武提效。定期组织深入开展“点名抽评”、知识测试、经验交流等活动,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开展随机点名抽评26次、知识测试3次、经验分享2次、交叉检查1次。
二、聚焦动态监测抓防范,织密织牢防止返贫“安全网”。 以全省“抓整改、补短板、促提升”、全市“12461”专项行动为抓手,严格落实“六必查”“六必访”要求,加强动态监测,确保应纳尽纳。一是“一键申报”全覆盖。发放张贴明白纸5000余张、政策“工具箱”152份,确保申报渠道畅通、风险信息快速响应。上半年受理“一键申报”44户,核查纳入8户41人。二是预警联动快响应。对民政、医保、残联、教育、住建等部门反馈的6批99条预警信息,迅速组织入户核查、综合研判,对符合条件的2户纳入监测对象,有效防止体外循环。 三是“四百”活动暖民心。对全镇973户特殊困难群体、1564户重点户、2508户一般户定期开展入户走访,解决实际问题169个,化解矛盾纠纷108起,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三、聚焦精准施策抓帮扶,有效提升帮扶工作“满意度”。坚持因户制宜、精准施策,确保帮扶措施有力有效、落实见效。一是精准按需定措施。综合分析返贫致贫风险,有针对性地制定“一户一策”帮扶计划,落实各类帮扶措施768项,户均超过5项,其中产业就业等开发式帮扶措施278项。二是产业就业促增收。改造老旧果园1453.7亩,搭建防雹网247亩,落实到户产业奖补2033.47亩17.4万元,发放小额信贷92户460万元。举办技能培训3期97人,组织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3755人次,落实交通补贴1470人37.75万元、雨露计划216人32.4万元、村级公益性岗位187人,千方百计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三是政策保障兜底线。聚焦“三保障”及安全饮水和基础设施等重点问题,快速反应、精准发力,上半年硬化巷道3.1万平方米,铺设排污管网4100米,更换自来水管网2600米,新修便民桥、公厕各1座,硬化停车场800平方米,维修治理村内塌方、水毁道路40余处,新建综合养老中心500平方米。代缴医疗保险8017人106.51万元,发放临时救助39户28.81万元,开展“结对关爱”237人,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帮扶工作实效。
四、聚焦问题整改抓长效,筑牢夯实成果巩固“压舱石”。坚持问题导向,实行清单管理,以问题整改推动工作提质增效。一是坚持清单管理明责任。对照各级督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建立问题、任务、责任“三张清单”,制定整改台账,明确目标任务、标准要求和责任人,有序有效推进整改落实。二是定期调度督导抓落实。对国家、省级考核反馈认领的33个问题和市、县督导反馈的6个问题,实行“周调度、旬研判、月督导”机制,定期听取汇报、研判分析情况、协调解决困难,确保问题整改清仓见底。目前已完成整改31个,正在整改8个。三是健全长效机制固成果。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坚持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建立“问题整改自查自纠、定期分析研判预警、工作责任倒查问责”等制度机制,切实防止整改问题反弹回潮。
五、聚焦纪律作风抓管理,压实扣紧驻村干部“责任链”。严格履行属地管理责任,从严要求管理,树牢良好形象。一是加强纪律教育。结合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以及廉洁自律规定和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观看警示教育片、通报典型案例等,切实增强廉洁自律意识。二是加强日常管理。严格落实周例会、核实考勤、请销假、工作报告等制度,采取随机督导、现场汇报等方式,督促驻村帮扶干部履职尽责、发挥作用。上半年共调整第一书记5名、帮扶队员7名。三是加强实事办理。充分发挥驻村帮扶队资源、信息等优势,积极主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半年共帮办各类实事177件3.72万元,赢得了群众信任和认可。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