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县郭川镇:学用“千万工程”经验 绘就“和美乡村”画卷
星光不负赶路人 ,最是奋斗动人心。2024年,郭川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县部署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三新一高”总体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创建“全国产业强镇”为目标,按照“123476”发展思路,拓展“一核一带三梁五园”产业布局谋划,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抓党建、固成果、兴产业、强基础、惠民生、促振兴”,中国式现代化“郭川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近年来,郭川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紧扣“村美院净乡风好、业兴民富集体强”总体要求,聚焦“村庄美、产业兴、治理好、乡风和、百姓富、集体强”目标任务,按照“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利民便民”的原则,科学谋划、综合施策、统筹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实效。
坚持“果品+”提质增效延链条,集群发展产业兴。坚持“园区化、特色化、集群化”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新建苹果标准化管理示范园4100亩、花椒管理示范园500亩,改造低质低效果园1563.88亩,搭建防雹网215亩、多防棚16亩,投资70万元建成反季节大樱桃棚1处,全镇有果品保鲜库9座1.27万吨,年吸纳苹果分拣、包装等季节性务工人员800余人,发放劳务报酬800余万元,有果品合作社24家、联合社2家,电子商务服务点11个,农资供销合作社1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个、省级示范社1个、市级示范社1个,新建电商物流站点1个,入驻顺丰、圆通、安能等5家快递公司,认证绿色食品2个,注册商标25个,不断延伸果品产业链、贯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
坚持“项目+”多措并举抓建设,村美院净环境靓。按照“填平补齐、完善功能、打造提升”的思路,采取“项目补一点、工程垫一点、镇村筹一点”的方式,累计投资230余万元,硬化维修巷道10处5710平方米、铺设排污管网1060米、新建护坡630立方米,新修排水渠180米、拦水带100米、挡墙410米,硬化晾晒场1处750平方米,打造小菜园92处、小花园122个;栽植竹子、丁香、月季等绿化苗木20.8万株,移栽乡土果树84棵,拆除危旧房屋46座、残垣断壁885米,改造户厕21户,整治乱搭乱建189处,清理乱堆乱放350余处,改造危旧院墙81户,实施X517线道路绿化工程,种植花带120.4公里,切实营造了“推窗见绿、移步换景、起步闻香”的生活、生产、生态环境。
坚持“党建+”三治融合优治理,创新模式增效能。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完善党组织引领下的“三治融合”治理体系,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抓手,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创新“道德红黑榜”“红黄双十条”“网格化服务管理”制度,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政策法律宣讲80余次1200余人,举办道德讲堂25期,开展以结对关爱、环境整治、道路养护等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180余次,开展“岗位大练兵 业务大比武”活动26场次,办理代办服务事项200余件;举办各类文艺演出和文化活动12场次,评选美丽庭院200户,文明家庭、书香家庭、产业大户等80户,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健全。
坚持“文化+”典型选树强引领,乡风和谐民风淳。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党建+文明实践”为抓手、“网格化”管理为载体,创新运用“积分兑换制”“流动红旗制”等制度机制,高质量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与基层党建、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社会治理等共同发展。开展群众“面对面”擂台问政、“我为群众办实事”、困难群体关爱、环境卫生整治、危旧房拆除、村庄绿化美化、普法宣传等活动,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人民群众心中落地扎根。
坚持“产业+”劳务就业促增收,双轮驱动群众富。坚持“务工+就业”双轮驱动、双向增收,在大力发展主导产业的基础上,每年有意向的组织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真正做到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误,开展苹果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培训举办技能培训5期151人次,落实脱贫人口务工一次性交通补贴2918人48.97万元。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683,其中人均果品净收入11560元。
编辑: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