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乡镇快讯

秦亭镇:回顾2024—坚持党建引领传统汉麻产业带动新发展

2024年12月31日 公众号 秦亭古镇 蔡东文

图片

今年以来,秦亭镇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种的原则,将汉麻产业作为地域特色产业,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公司+合作社+订单”保销售、“村集体+示范点+农户”保产量的方式,促进传统汉麻扩面增产增收、新型汉麻延链补链强链,积极构建汉麻全产业链。全镇汉麻种植面积达2.3万亩,19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39个种植大户及家庭农场、885户农户等主体参与种植,亩均增收3000—4500元。

坚持高位推动,做实规划布局。坚持将汉麻产业作为特色主导产业来抓。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汉麻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实行科级干部包抓机制,将所有种植区域逐湾场逐地块包抓到人。实行种子采购、地块预留、整体种植、施肥打药、收割沤制、运输交售全流程指导、全过程调度,做到精细化管理。组织召开汉麻产业座谈会3次,充分结合专业企业、技术人员、种植能手各方意见,在全镇广泛种植的基础上,打造店子河流域、凤凰山、盘龙梁等汉麻种植片带3个,推动种植面积从2022年的4100亩迅速发展到2024年的2.3万亩,实现扩面增量增产增效。在刘峡村建设汉麻储存加工厂60亩,实现汉麻当地种植、当地收购、当地存储。

图片

突出党建引领,培育种植主体。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引领作用,积极向群众宣传推广汉麻产业,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向群众宣传汉麻种植的经济效益、市场前景和扶持政策,消除群众疑虑,激发种植热情。邀请农业专家、技术人员开展汉麻种植技术培训24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400余份,有效提高农户种植技术水平,培育汉麻种植能手500余名。对有意愿种植汉麻的农户,积极协调金融机构提供小额贷款支持,解决资金难题。以19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为核心,建成百家凤凰山3000亩汉麻种植示范基地和22个汉麻种植专业合作社,形成多方参与、良性竞争、互比互促的种植体系。

图片

强化科技赋能,推进技术更新。针对传统汉麻种植过程中存在的种植周期长、工序复杂、人工成本高等问题,积极引进新型汉麻种植技术,动用汉麻播种机20余台、收割机40余台。组织镇村干部、种植大户开展机械收割技术现场培训会,邀请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收割机操作方法和技术要点,采取生产工艺简洁的雨露沤麻技术,实现了机播机收、原地沤麻等机械化作业,每亩汉麻的收割成本降低了近30%,还减少了人工收割过程中对汉麻纤维的损伤,汉麻产业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有效提升了汉麻产量和质量。

图片

优化经营模式,夯实产业保障。探索推行“村集体+示范点+农户”保产量、“公司+合作社+订单”保销售的发展模式。主动与甘肃盛裕达麻业有限公司开展技术对接和试验种植,根据不同种植时间、种植品种,在店子桥种植了多品种汉麻试验田,为全镇汉麻产业发展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技术指导。通过公司流转集体土地、保底分红的方式,在刘峡等10个村示范种植新型汉麻19224亩。与甘肃盛裕达麻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签订订单收购协议,按照协议价格保底收购全镇汉麻,切实解决了销售难题和种植户的后顾之忧。积极发挥合作社和村集体的作用,合作社统一组织农户种植、管理和销售,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产品收购,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和分红等方式增加收入,形成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降低了市场风险,保障了产业稳定发展。

图片

聚力延链补链,提升综合效益。积极引进和培育汉麻加工企业,引进麻油制作、麻皮纤维提取、麻秆生物燃料、脱胶、制衣制鞋等麻产品精深加工、循环发展的龙头企业,丰富汉麻产品类型。与盛裕达汉麻公司合作,建立3条汉麻产品生产线,打造汉麻晾晒、存储、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标准化生产车间,年加工生产汉麻8000—10000吨,产值达7000万元。依托刘峡村打麻厂,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带动人均每日务工增收100—120元。改造升级麦池村扶贫车间,建成服装加工车间,引进甘谷大漠行公司整体租赁经营,购置缝纫机等制衣设备30余套。对有意愿的妇女免费进行技能培训,带动28名群众上岗就业,每人每月增收2100元左右。在百家村建设运动鞋生产线一条,可提供就业岗位40多个,带动人均每月增收3000元左右,全面提升汉麻产业综合效益。

编辑: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