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市县动态

东乡:药香漫山野 富民添“良方”

2025年10月23日 甘肃三农在线 张佛慈 喇海涛

金秋十月,东乡山野间药香沁人,丰收气息溢满田间。眼下全县中药材进入采收旺季,各乡镇农机轰鸣,农户忙碌,一派火热景象。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精准有力的政策扶持与科学规范的种植管理,黄芪、党参、当归等特色药材,正成为激活乡村振兴动能、拓宽群众增收路的“黄金产业”。

微信图片_2025-10-27_161029_388.png

黄芪采收中。东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佛慈 摄

东乡县海拔介于1735至2664米之间,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中药材根茎养分积累,加上山地土壤疏松、透气性佳,为黄芪、党参、当归等中药材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

微信图片_2025-10-27_161031_747.jpg

黄芪长势喜人。东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佛慈 摄

在北岭乡前进村黄芪种植示范基地,大型农机穿梭翻耕,一根根饱满的优质黄芪应声出土,农户们紧随其后,利落分拣装车。田间地头,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向农户细致解读中药材种植奖补政策,为群众规模化种植注入信心;不远处,州农技推广中心工作人员同步开展测产工作,“这株 1.5 斤!这株 2 斤!”电子秤屏幕上不断刷新的数字引来阵阵欢呼。

微信图片_2025-10-27_161034_888.jpg

州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人员测产。东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佛慈 摄

除了优越的自然条件,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的应用,让黄芪产量与品质实现了双提升。“基地采用全膜覆盖标准化种植,经测产黄芪亩产达750-800公斤。”州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经济作物科副科长马回真表示,该基地作为科技助农示范项目,其成功经验正在全县范围内逐步推广。

微信图片_2025-10-27_161038_168.jpg

临夏州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经济作物科副科长马回真。东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佛慈 摄

“去年我们组织人员赴临夏市、永靖县、积石山县等地学习种植技术,在州县技术人员指导下试种黄芪343亩,带动近100名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今年黄芪首种告捷,亩产预计达800-900公斤,下一步计划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亩以上,同时探索中药材的初加工、深加工环节,引进龙头企业,全力打造黄芪特色产业名片,为群众带来更稳定、更丰厚的收益。”北岭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马国权介绍。

微信图片_2025-10-27_161041_269.jpg

北岭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马国权。东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佛慈 摄

伴随着黄芪的成熟,百和乡的党参也迎来丰收。在百和乡刘家村,收割机开出规整的作业通道,农户们弯腰俯身,小心翼翼地拔出带着泥土芬芳的党参,田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一旁的观摩培训会现场人头攒动,州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正开展党参等中药材种植培训,农户们专注聆听讲解,眼中满是对丰收的期待,心中已做好了来年的种植计划。

微信图片_2025-10-27_161043_927.jpg

中药材种植培训会现场。东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喇海涛 摄

“自从县上出台了中药材奖补政策后,我种植了400多亩中药材,今年党参长势很好,一亩地能收入1.5万元左右,当归一亩收入在8000元左右。”百和乡种植户马木萨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据悉,今年年初,东乡县出台《东乡县2025年特色种植奖补项目实施方案》,针对不同种植主体与作物品种制定差异化奖补政策,对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已脱贫户及监测户种植黄芪、当归、百合、芍药、党参的,每亩奖补1000元;一般农户每亩奖补800元;同时为红花、柴胡、冬花等其他中药材种植户配套专项奖补。精准有力的政策扶持,不仅有效激发了各类主体的种植热情,也为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微信图片_2025-10-27_161046_323.jpg

百和乡党参迎来丰收。东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喇海涛 摄

政策护航与技术赋能,让东乡县中药材产业从“零星种植”逐步迈向“规模发展”。

“今年全县推广种植中药材6376亩,落实奖补资金464万元,惠及17个乡镇521户农户,预计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东乡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马明才介绍,中药材产值较传统作物高出200%,已成为全县群众增收的“新引擎”。下一步,东乡县将实施差异化奖补政策、持续扩大种植面积,同时推广先进种植技术,提升机械化水平,全方位推动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

微信图片_2025-10-27_161049_310.jpg

东乡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马明才。东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喇海涛 摄

从政策的精准滴灌到技术的全程护航,东乡县正以中药材产业为纽带,将自然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一株株中药材变成群众的“富民草”,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全新篇章。

来源:多彩东乡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