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人才技术支撑 加快成果转移转化——甘南州农业技术推广团队扎实开展“三区”科技服务工作
“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是推进科技帮扶和加强基层科技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进民族地区创新发展、推动科技惠及受援地区民生的有力举措,更是提升科技人员的科技创新意识、管理水平、农业服务水平、解决农业技术瓶颈、支持当地支柱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2022年甘肃省启动实施“强科技行动”以来,州农业技术推广团队先后选派48名(每年各12名)“三区”科技人员和20名(每年5名)科技特派员,聚焦全州“8+1”产业发展需求,紧盯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技术瓶颈和短板,着力推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和本土人才的重点培养,为受援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人才支持和智力服务,在打通农业科技创新“最后一道坎”和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科技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促进技术创新。以创建“甘南高寒特色农业技术创新示范基地”为主,充分利用“组团式”帮扶、“专家工作室”和“产学研”实训基地等平台,按照“试验先行、示范引领、推广见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思路,以引进研发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新方式”为主,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高寒特色农业技术创新。 2022年以来,累计开展试验示范70项,引进新品种94个,引进新技术及技术集成创新7项,新产品8个,新模式3项。
二是促进成果转化。结合“三区”科技服务和科技特派员工作,先后实施省、州列科技计划项目(包括自列)12项,涉及品种引进、良种繁育、关键技术、绿色生产、机械配套、产品研发等多项领域,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2022年以来,结合实施的12项省州科技计划项目(包括自列),累计建立特色农作物示范点43个,示范面积达到2.38万亩,涉及品种更新、良种繁育、关键技术、绿色生产、机械配套、产品研发等多个领域。
三是促进人才支撑。紧紧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和深化乡村振兴,开展了多层次、多方位、多内容的技术培训,着力为受援地打造本土人才。聚焦我州“牛羊猪鸡菜果菌药+青稞”九大产业,以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肥料科学应用和农机农艺深度融合为主要内容,以农牧民群众、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成员、涉农企业技术人员为主要对象,在受援地累计开展技术指导和宣传培训65场次,培训受援地农牧民群众2950人次,印发资料8400份(册)。
四是促进队伍建设。2022年以来,先后荣获全州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称号,第一批“组团式”帮扶优秀团队,2023-2024连续两年评为优秀单位,获得甘南州优秀科技成果等奖项10项,授牌“专家工作室(站)”2个,4人入选省州领军人才,1人评为甘肃省优秀专家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来源:甘南州农林牧草科学院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