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县:精学“千万工程”经验 聚焦“四集中”建设 谱写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篇章
民乐县坚持把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领,紧紧围绕“村美院净乡风好、业兴民富集体强”总体要求,统筹实施和美乡村创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积极探索具有民乐特色的“田园”乡村发展模式,促进城乡融合与产业协同,为县域高质量发展筑牢乡村基础。
强化系统谋划,绘就建设“路线图”。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研究制定《2025年持续推进“5155”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细化年度工作要点,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责任人。确定洪水镇吴庄村、三堡镇团结为省级和美乡村,民联镇西寨村等5个村为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逐村编制实施方案,严格对标“村庄美、产业兴、乡风和、治理好、百姓富、集体强”六大目标和3大类23项创建指标,推动创建工作清单化、项目化、节点化落实。
推行“四集中”模式,提升资源整合“集聚度”。创新实施“基础设施集中建设、农民群众集中安置、公共服务集中配套、特色产业集中布局”的“四集中”建设模式,以沿路沿线20个村庄为重点,优化村庄布局和国土空间规划,强化区域联动和资源集约利用。通过系统整合政策、资金、土地等要素,推动人口向集镇集聚、产业向园区集中、服务向社区延伸,全面提升乡村建设整体效能和综合承载能力。
加快项目建设,打造示范创建“样板间”。截至目前,已开工建设乡村建设重点项目65项,完成投资5827.3万元,5个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和2个省级和美乡村已完成90%创建任务,形成了一批可看可学、具有代表性的乡村建设成果。
深化环境整治,擦亮美丽乡村“新底色”。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实施“八改”工程,完成改厕157座、整改问题厕所5座;改造农村电网51.53公里、供水管网96.87公里;整治土坯房358户;建设安防工程18.92公里。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清理生活垃圾822.8吨、农业生产废弃物96.85万吨,拆除废弃棚舍69处,治理残垣断壁27处,整治露天焚烧121处,规范堆放生产生活资料839处,村容村貌显著改善,群众获得感持续提升。
下一步,民乐县将坚持目标导向、效果导向,进一步深化“千万工程”经验运用,强化政策协同和要素保障,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持续推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和人居环境改善,全力打造具有民乐辨识度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样板。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