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县土门镇:风吹荞麦香 田间收割忙
立秋始,处暑近,时序流转间,土门镇的春播荞麦已迎来采收季,洁白的花海已褪去盛装,饱满的穗粒缀满枝头,将田垄间染成一片浅褐。微风吹过,沉甸甸的荞麦穗随风摇曳,新粮的清醇香气扑面而来。田间地头,收割机往来穿梭,农户们忙着搬运归仓,机器的轰鸣与丰收的笑语在旷野间交织,一幅生动的丰收画卷在田野间徐徐展开。
走进土门村荞麦种植基地,收割机正开足马力作业,饱满的荞麦穗瞬间被卷入机器,脱粒后的籽粒顺着储粮袋落入运输车辆,留下的秸秆则被粉碎还田。“你看这收割机多高效,一台机器一天能收50多亩,比人工快太多了!”土门村副书记高天龙一边指挥村民转运新收的荞麦,一边看着不断攀升的收割进度,眼里满是笑意。
高庙村的荞麦地里同样热闹。“从种到收就70来天,时间短、见效快!”村主任赵有安捧起一把饱满的荞麦粒介绍道,“自2022年试种成功后,村里引导农户逐年扩种,今年150亩‘中荞121’因墒情好、管理精,亩产可达300斤左右。”据了解,荞麦面每斤6元、荞麦皮每斤5元,可观的收益让农户干劲十足,种植热情逐年高涨。如今,13村的种植规模已从当年的零星种植扩展到2000亩左右,成为特色产业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土门镇持续深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依托适宜的气候条件与宽阔的湾场资源,通过引进优质品种、推广机械化耕防收作业,推动荞麦产量与品质稳步提升。同时,积极鼓励“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抱团发展,构建起了“村集体与农户协同种植、农技人员专业指导管理、粮油加工车间保底收购加工”的闭环体系,不断夯实荞麦种植成果。这一模式既有效降低了农户种植风险,又稳定了收益预期,实现了多方共赢。
下一步,土门镇将以“收管销”并举推动荞麦产业提质增效。在全力做好春播荞麦收储、确保颗粒归仓的同时,组织农技人员围绕杂草清除、病害防控等关键环节,强化夏播荞麦的田间管理,力保轮作荞麦长势向好,同时,通过电商直播、农产品展销推介等活动持续擦亮土门“荞面”品牌,让荞麦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动能。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