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县:三点发力 激活人才发展新动能
为深入推进“人才赋能”工程,清水县聚焦人才队伍匮乏、专业能力素质不高、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通过精准引才、系统育才、搭台用才的方式,全方位集聚人才智力资源,不断夯实人才队伍基础,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精准引才,提升人才聚合力。聚焦全县重点产业和民生领域发展需求,动态建立人才需求清单,创新 “专项引才+精准招才+乡情揽才” 立体引才模式,构建多元化引才格局。通过公开招聘、定向招录等方式,专项引进教育、医疗、农业等领域急需紧缺人才22名,有效填补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大力开展“双招双引”行动,16家企业在清水县落户投产,带动2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投身清水发展。深化 “柔性引智” 机制,以 “迎老乡回家乡” 活动为载体,通过岗位聘用、短期兼职、顾问指导等灵活方式,吸引29名在外专家学者、企业家返乡助力,不断扩大人才集聚效应。
系统育才,强化人才支撑力。坚持 “外引内培” 双轮驱动,依托 “上邽讲堂” 高端智库平台,邀请全英中国经济学会主席刘阿英、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王奇生等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5期,覆盖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才等1200余人次,推动前沿理论与县域实践深度融合。针对乡土人才培育短板,组织开展2轮专题调研,精准掌握产业人才需求,围绕特色农业、传统手工艺等领域,开展阶段性技术指导培训17场次,培育“土专家”“田秀才” 300余名。深化校地合作机制,与北京大学共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在历史文化研究、人才培养、支教助学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为本土人才成长搭建 “高校直通车”。
搭台用才,释放人才新活力。围绕全县“东菌西果、南药北粮、沿川设施农业”的产业发展布局,结合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实际,搭建食用菌、苹果、小麦等4个重点产业领域产业人才孵化中心,梯次培养各类产业人才300名。充分发挥小麦技术创新中心、金欣果合作社、“巧手编织课堂”等人才实训平台,引导农业、科技、文旅等32名专业技术人才参与产业培育、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近3年累计研发科研项目6个,市级“成纪之星”项目2个,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动力。
编辑: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