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县:“膜”力双驱 推动尾菜资源化利用提质增效
2025年06月27日 甘肃三农在线
曹珊珊 葛文娟
为持续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夯实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基础,崇信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出台了《崇信县农业产业链及农业特色产业扶持管理办法》,构建起政策支撑体系,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全力推动尾菜资源化利用工作。
6月25日,崇信县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站组织技术服务小组赴新窑镇戚家川蔬菜种植基地,开展尾菜集中堆沤肥和直接还田处理现场培训。乡村干部、合作社、菜农及公益性岗位人员积极参与,技术人员因地制宜开挖尾菜堆沤肥坑2座,规范演示“棚膜包覆、干土垫底、尾菜与菌剂分层铺设”操作流程,并在设施蔬菜大棚内直观示范“揭去废膜、去除杂物、尾菜与土壤深翻作业”的直接还田处理利用操作流程,为尾菜科学处理提供示范样板。同时,通过“以奖促治”政策,将集中采购的7吨精品PO棚膜纳入尾菜处理利用奖补范畴,在优先保障尾菜堆沤肥坑密封覆盖,发酵过程高效环保下,鼓励合作社和农户将剩余棚膜用于老旧设施更新,促进生态与产业协同增效。在锦屏镇于家湾村等蔬菜主产区,及时修缮尾菜处理堆沤肥池,夯实硬件基础。今年已开展技术培训4场(次)600人,发放《尾菜处理利用技术资料汇编》等宣传资料2000余份,广泛普及尾菜处理利用技术。
近年来,崇信县立足“塬果川菜整县牛”产业布局,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3.156万亩,年产量超3万吨,形成“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我县将尾菜处理利用工作作为推动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创新工作机制,稳步推进“以奖代补”政策,尾菜资源化利用提质增效。止目前,全县已处理尾菜1100多吨,尾菜处理利用率47.8%,预计年底达到55%以上,进一步带动设施蔬菜大棚更新、提高蔬菜单产,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为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编辑:谢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