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市县动态

强化农广校体系建设 夯实农民教育培训主阵地 ----崇信县农广校体系建设工作侧记

2025年05月19日 甘肃三农在线 李永强

近年来,在中央和省市农广校的大力指导下,崇信县农广校深入贯彻落实面向农村、服务农民、为党育人的办学理念,坚持“有为才有位”工作要求,围绕全县“三农”工作重心,聚集主责主业,提高工作站位,增强体系建设凝聚力,发挥农广校体系农民教育培训主阵地和主力军作用,不断推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走深走实,农广校独立设置办学的教育培训影响力显著提升,体系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不断增强。

强化体系建设,夯实服务基础。一是完善组织架构。成立以县农业农村局为主导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县级教学点1个、乡镇教学点6个、村级教学点25个,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体系。二是优化师资队伍。动态整合“土专家”“田秀才”、行业专家、龙头企业技术骨干等社会师资力量48人,建成覆盖全产业链的“三农”师资库,形成“专职+兼职+特聘”多元互补的师资队伍。三是改善办学条件。依托县域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等平台载体,采取合作共建模式,建设实训基地7个,配备移动教学设备2套,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教学。

聚焦主责主业,发挥职能作用。一是精准开展农民培训。先后争取中央资金180万元,举办光伏发电、玉米生产技术、农机手等专题培训班11期,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628人,逐步形成培育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创业创新的大好工作局面,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县提供了人才支撑。积极创新培训模式,采取“现场授课+实习实训+观摩交流”相结合的方式,紧扣农民培训需求,聚力开展关键生产技术培训,探索形成的“4321”育管服一体化培育模式,入选甘肃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典型案例。二是助力产业提质增效。围绕蔬菜和食用菌种植、红牛养殖、苹果栽培等主导产业,大力推广“农广校+合作社+农户”办学模式,整合利用县农广校、县农机中心、红牛讲堂、专家工作站、农村实用人才基地等资源,深入推进“一产业链一培训班”专项培训工程,举办特色产业“新农人”等培训班3期142人(次),有效促进了人才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三是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积极承担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计划和开展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审行动,推荐21名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参加“头雁”培育,574人获评农民技术员职称,其中副高级农民技术员3人。

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效能。一是建立跟踪服务机制。按照“培训、跟踪、提高”的思路,推行“需求调研—课程定制—跟踪服务”闭环管理模式,组建高素质农民培育跟踪回访服务团队,采取入户实地指导和集中座谈方式,根据农户反馈动态调整课程,做实培育工作“最后一公里”,培训学员满意度达95%以上。二是建立线上培训机制。依托农业科技云平台,大力推广“云上智农”APP,定期推送学习课程,调度学习进展,巩固培训成果,全县高素质农民受训对象APP安装率达100%。创建“农广校培训微信群”,推送技术指导、政策解读等内容1.2万条,惠及农户1.8万人次。三是建立定期服务机制。创新“田间课堂”“送教下乡”模式,聘请积极性高、责任心强、经营管理水平高、示范带动能力强的专家,安排开展全周期技术服务,深入学员生产基地,采取点对点、面对面、一对一技术服务,组织技术下乡活动120场次,解决生产技术问题300余个。

编辑: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