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县抗旱措施
根据气象部门统计,2025年1月1日至5月16日全县降水量为40.6毫米(其中1月降水量6.9毫米,2月降水量15.7毫米,3月降水量7.3毫米,4月降水量5.8毫米,5月1日—16日降水量4.9毫米),降水不足,土壤墒情差,旱情偏重发生,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据5月15日土壤墒情监测数据显示,我县露地土壤绝对含水量北山区10.55%、北川区11.32%、西北山区12.61%、东南山区14.62%、川水区13.53%。据统计,全县相对含水量55%以上适墒面积占25%,面积为47.5万亩;50%~55%轻度受旱面积约占50%,面积约为95万亩;土壤相对湿度在50%以下的中度受旱面积约占25%,面积约47.5万亩。
一、油菜和小麦干旱危害
目前全县冬小麦处于拔节孕穗期,是穗粒数决定关键期;冬油菜处于花末期至结荚初期,是提高结荚率和粒重的关键时期,对水分和养分需求较高。气象部门预计,5月中下旬我县大部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正值夏粮作物产量形成关键期,随着高温、干旱天气持续影响,全县旱情将有进一步扩大的风险。因此,夏粮作物抗旱工作至关重要,各乡镇、各部门及农业技术人员要分类指导、精心组织、突出重点、科学应对。
二、春播农作物干旱危害
(一)种子萌发受阻,出苗率下降。土壤墒情不足时,种子无法吸收足够水分完成萌发,主要是种子发芽延迟、出苗不齐,甚至出现缺苗断垄现象。
(二)幼苗生长受限,根系发育不良。幼苗期干旱会抑制根系下扎,导致植株矮小、抗逆性弱;根系吸收能力下降,影响中后期养分和水分利用效率。
三、抗旱措施
一是适时灌溉补水。有灌溉条件的,及时灌水、追肥、增强植物长势;要千方百计扩大灌溉面积和灌溉质量,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在60%—70%,同时要防止过度灌溉导致倒伏发生。
二是强化田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控。冬小麦结合降雨或者灌溉,亩追施尿素8—10kg+硫酸钾2.5—3kg,重点做好蚜虫和草害防控;油菜以叶面喷施为主,重点防治蚜虫和菌核病,适时及时防治,避免病虫害和干旱双重危害发生。
三是化学调控。结合“一喷多促或一喷三防”技术措施,叶面可喷施:磷酸二氢钾0.2%~0.3%+尿素0.5%+生物调节剂(如芸苔素内酯、胺鲜酯、S诱抗素等),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喷施,避免高温强光导致药效减低和药害风险增加。
来源:陇西县农技中心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