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市县动态

瓜州:小麦机械条播栽培技术指导意见

2025年03月29日 甘肃三农在线 韩晖

为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科学指导生产,推进瓜州县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农事指导,落实良种良法配套,全面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础,结合瓜州县粮食生产实际,推介小麦机械条播栽培技术指导意见。

一、技术概述

小麦机械条播栽培技术包括耕作整地,耕翻或旋耕后耙压,药剂拌种或种衣剂包衣,适期适墒精量播种,科学施肥、化促化控、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

二、技术要点

1.选好茬口,精细整地。选择中上等肥力、灌溉方便的地块,前茬以豆类、瓜类、绿肥、玉米为佳,用地养地相结合,合理轮作。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灌足底墒水,及时深翻灭茬晒地,耕深25厘米以上。深耕要和细耙紧密结合,做到深、细、平、净,达到上松下实、地面平整、表土细碎、底墒充足。

2.选用良种,精量播种。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酒春7号、酒春12号、宁春42号、宁春51号、陇春30号、新春35号、永良15号、甘育5号、甘育8号等品种。3月上中旬,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时,即可“顶凌”播种,每亩播种量以30-35公斤为宜,提倡药剂拌种、精量播种和机械条播。

3.科学施肥,氮肥后移。根据小麦的生育特点和需肥规律,应重施基肥,氮肥后移。一般亩施优质腐熟的农家肥3000-4000公斤,亩施氮肥(N)12-14公斤、磷肥(P2O5)7-9公斤、钾肥(K2O)3-5公斤,N:P2O5:K2O=1:0.7:0.3。将全部农家肥、磷肥、钾肥及30%氮肥做基肥,将总施氮量的50%于分蘖-拔节期结合灌头水追施,20%氮肥于抽穗-扬花期结合灌水追施。分次追肥、氮肥后移,可促分蘖、增穗数、增加千粒重。

4.加强管理,确保高产。合理用药,防除杂草。杂草2-5叶时,阔叶杂草选用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40毫升/亩(或5%双氟磺草胺悬浮剂96毫升/亩,或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9-12克/亩)。如果有野燕麦,每亩用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20-24克(或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10克/亩,或3%甲基二磺隆油悬剂10-15毫升/亩),兑水30公斤均匀喷施。及时灌水,确保旺盛生长。小麦全生育期灌水4至5次为好。二叶一心期灌头水,六叶一心期灌二水,抽穗初期灌三水,扬花期至灌浆初期灌四水,乳熟期至蜡熟期灌五水。总的灌水原则是头水早而浅,二水满,三、四、五水看天灌。化促化控,培育壮苗。小麦拔节初期,亩用矮壮素50-100毫升,兑水30公斤进行叶面喷洒,促弱转壮、防止倒伏。扬花灌浆期用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施,提高穗粒数、增加粒重。科学防治,降低病虫危害。我县小麦主要病虫害以白粉病和蚜虫为主。白粉病每亩用20%三唑酮乳油45-60毫米兑水50公斤进行喷雾防治,统防统治2-3次。麦蚜用10%吡虫啉3000倍液喷雾防治。

5.适时收获,颗粒归仓。完熟期及时机械收获,以防灾害性天气危害及黄熟落粒,影响小麦产量和商品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收获后,复种绿肥或秸秆还田可有效提高耕地质量,为下茬作物创造良好的耕种条件。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