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市县动态

张掖:实施种业“五大工程”全力打造全国现代种业发展高地

2025年03月21日 甘肃三农在线

图片1.jpg

培育全国现代种业发展高地,是张掖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肩负的重要使命,是省委省政府赋予张掖的功能定位和战略考量。市委五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张掖市委关于扬优聚势团结奋斗、加快建设“一屏三地”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加力培育全国现代种业发展高地的方向和实践路径。市委、市政府研究印发《张掖市加力培育全国现代种业发展高地实施方案》《张掖市玉米制种“五化”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实施种业高地建设“五大工程”,对张掖全力打造全国现代种业发展高地做出全面部署。张掖形成了以玉米种业为主导,蔬菜、马铃薯、油菜种业为重点,瓜类、花卉、中药材等种业多元化发展的“1+3+N”农作物种业体系,建成了全国面积最大、产业化水平最高、最具优势的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

图片2.jpg

一、实施种质保护利用精准化提升工程。开展种质资源普查、收集与保护,建设以玉米为主的种质资源保护库,加强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加强优异种质资源引进、筛选、改良,构建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结合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和收集行动,征集种质资源304份,统计全市制种企业收集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5万余份。2024年,累计向育种科研单位提供种质资源739份,实现了优质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

图片3.jpg

二、实施种业创新自主化攻关工程。布局建设国家级和区域性种业创新基地,成立种业研发机构11个,建成科研平台6个。利用登海种业西北科研中心、金葵花种业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平台优势,开展玉米、蔬菜、马铃薯、油菜、花卉、中药材等育种技术联合攻关,推动种业科技成果加速转化。2024年新审定玉米新品种106个,其中国审品种64个、省审品种42个,全市累计审定玉米新品种622个。

图片4.jpg

三、实施制种基地集约化提质工程。构建形成以国家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为基础、地方标准为引领、团体标准为支撑、企业标准为补充的质量标准体系。大力推进全程机械化,积极推进水肥一体化,加快推进管控智能化,着力推进服务社会化,全面提高种子生产组织化程度。连续实施国家制种大县奖励项目,累计改造提升玉米制种基地107万亩。2024年,全市共落实各类农作物繁制种面积158.2万亩,其中玉米制种120.7万亩、产种量5.32亿公斤,占全国产量的31.29%。

图片5.jpg

四、实施优势企业集聚化升级工程。深入推进优质基地竞争性配置,实现优势企业与优质基地“双优”整合,全市100万亩优质玉米制种功能区实现满负荷生产,创造张掖玉米制种历史最高生产水平。引进具有行业引领、核心研发能力、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领军企业。加快制定《张掖市推动地企精诚合作构建良好种业生态若干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全面提升科研、生产、加工、销售水平。全市现有持证玉米种子企业90家,特色农作物制种企业102家,其中育繁推一体化企业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49家。2024年全市玉米种子精细化加工率达到56.2%,较上年42.5%提高13.7%。

图片6.jpg

五、实施监管服务高效化培优工程。积极构建生产许可、品种备案、产地检疫、调运检疫、生产合同、生产管理、商标许可、信用评价“八位一体”监管服务体系,筑牢行业监管、社会监督、协会自律、企业自治“四道防线”。扎实推进种子质量全程认证,健全完善“张掖玉米种子”品牌标准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加快创建“张掖玉米种子”甘肃省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打响“张掖有种·种天下”名片。2024年,全市玉米种子认证面积达到5.35万亩,占全国玉米种子认证面积7.1万亩75.4%;全市累计申请使用“张掖玉米种子”商标的企业达到46家,占到企业总数的51.1%。经评估测算,张掖玉米种子品牌价值达192.38亿元。

图片7.jpg

下一步,张掖将全面贯彻落实“地企精诚合作、构建良好种业生态、合力打造现代种业发展高地”座谈会议精神,聚力建设全国玉米制种基地、加工基地、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把培育全国现代种业发展高地的定位干成地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