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县:智慧养殖撬动肉羊产业大联农
民乐县抢抓国家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和打造全国现代寒旱特色农业示范基地重大机遇,充分挖掘智慧养殖发展资源潜力,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思路,积极探索智慧畜牧业发展模式,带动小规模养殖户发展庭院式智慧养殖,推动良种基础母羊扩群增量,肉羊饲养量持续稳定在120万只以上,出栏稳定在65万只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7.5亿元以上。
加强政策支持,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强化政策支持,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重点对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科技推广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积极争引各级项目资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和金融资金参与肉羊产业发展。加强装备支撑,深入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大力推广自动饲喂、环境控制、疫病防控、废弃物处理等先进适用的智能、绿色、新型农机具,全县42个养殖场实现智能农机精准作业,机械化率达85%以上,节省人工约30% 。优化服务保障,推行“五个一”工作机制,成立产业发展联农带农工作专班,“保姆式”“点对点”跟踪服务,积极协调解决项目用地批复、融资贷款等难点问题;组建牛羊、牧草2个专家服务团,常态化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实时解决养殖户技术难题,全力保障智慧养殖健康可持续发展。
强化科技赋能,构建智慧养殖体系。筑牢良种根基,深入实施良种繁育升级工程,推行“企业抓良种引进培育、农户抓扩繁增量”合作模式,依托华瑞农业等种羊繁育基地与小规模户协议合作,投放东佛里生优质种公羊100只,对农户自繁湖羊、小尾寒羊进行级进杂交,年繁育高纯乳肉兼用绵羊5000只以上,带动肉羊良种覆盖率达到85%。转变养殖方式,以寒旱农业现代畜牧业发展项目为引领,支持华瑞农业改造投放智能化饲喂设备100台套,通过将日粮配方、饲料投喂等管理信息植入手机智能管理APP,实现远程精准给料、饮水和生产周期监测,每年可节省饲料、人工等生产成本4万元左右,推动传统养殖向智能信息化养殖转变。注重人才培育,建立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加强与甘肃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设立专家服务工作室13个,全方位开展技术指导、专业培训、疫病防治等服务,为智慧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完善联农带农,创新合作共赢模式。“投种还羔”模式,华瑞农业公司每年选择50余户肉羊养殖户,每户投放1只东佛里生良种公羊和1套智慧化饲喂设施,通过级进杂交改良,农户自繁良种基础母羊生产性能大幅提高,羔羊存活率提高4%、生产周期缩短1月左右,杂交一代良种母羊回收价提高到高于市场价格15%,带动农户年养殖收益增加约6万元。“托管代养”模式,运用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现代养殖技术,企业投放妊娠母羊或20公斤后备母羊并提供饲草料,农户按照企业饲喂管理要求饲养至成功分娩或妊娠后交付企业,每个饲养周期企业按照妊娠母羊150元/只、后备母羊100元/只支付农户饲养管理费,带动养殖户稳定增收,订单收购模式,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产业联动、“订单式”生产等经营模式,养殖场户自筹资金,按照企业规划设计新建庭院式养殖圈舍和集中式养殖场,企业有偿提供智能化设施设备、良种羔羊、全日粮饲料,无偿提供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技术服务,对农户自繁育肥羊按市场价收购,对通过技术繁育的纯种羔羊,按照高于市场价格15%回收,带动养殖户人均增收超1.5万元。
编辑: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