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市:着力抓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守牢乡村“钱袋子”
为切实加强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的监督管理,守好乡村
盘活资源,让老百姓的“愿景”变“美景”。为了让闲置校园校舍充分发挥效益,敦煌市七里镇大庙村立足实际,抓好闲置资产资源盘活工作,通过引进研学公司,将本村废旧小学打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让闲置资源重获“新生”。
大庙村党总支书记霍逍怡介绍,“大庙村小学因多年的闲置,杂草丛生,房屋破旧,不但没有经济效益,还存在安全隐患。”近年来,村集体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全力开展“引人才、建家乡”活动,充分挖掘资源,引进对非遗传承有深厚情怀的乡村工匠名师侯杨红带领十多位美院毕业生扎根农村创业,打造敦煌九色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力争共创省级研学示范营地和全国性示范研学营地,竭力让“老破废”摇身一变,成为集研学、非遗展陈、非遗培训、旅行住宿
眼下,研学基地已完成第一期工程建设,预计在2026年将全面完工投入使用,可容纳1500—2000人参与研学体验,并通过“研学+”模式,进一步为乡村拓展经济和社会效益,这让大庙村的村民有了更多期待。
将闲置土地改头换面变聚宝盆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位于敦煌市莫高镇甘家堡村的琳蔓酒店,同样是一家“成长”于闲置资产的企
“我把旧服务中心出租改造成酒店更划算。不仅每年有固定的流转收入,还进一步解决了游客住宿饱和问题。”莫高镇文旅负责人告诉编者,琳蔓酒店自从运营以来,生产经营状况一直比较稳定,预计今年收益额可达50万元左右。
盘活“三资”,变废为宝,在敦煌市屡见不鲜。“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敦煌市坚持以企业思维、管理思维盘活闲置资产资源,将村集体闲置资产“变现”,成立村级股份经济联合社,通过土地租金、工资薪酬等多渠道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严管节流,让每一笔账目清晰可查。“我们不但要确保每一分钱都入了账,更要将每一分钱的用途都搞得明明白白,决不允许乱账影响村集体的‘钱袋子’!”
今年来,敦煌市“三资”专项整治工作先后进行21次调度,重点关注问题排查、问题整改等工作开展情况,确保集中专项整治行动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截至目前,全市共清查问题42个,整改率达100%;清理收款票据2300本、付款票据1100本,进一步摸清了村集体家底,建立健全了集体“三资”台账,为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按程序发包集体资源资产、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七里镇在“三资”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过程中,通过清查核实,规范了3个村财务公开,整改规范6份经济合同签订;敦煌市月牙泉镇通过清查,整改规范33份经济合同签订。
“专项整治行动的目的不是要发现多少问题,而在于能否引导村集体规范管理、实现增收!”
五网融合,实现银农直
接下来,敦煌市将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继续探索推动农村集体“三资”从管得住、用得好向精细化治理转型升级的“新路子”,扎紧扎牢农村集体经济的“钱袋子”。
编辑: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