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处站动态 技术推广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三农人物 乡村振兴 图说三农 三农视频
Logo
首页 > 市县动态

武威市深入实施种业振兴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增产

2023年03月27日 甘肃三农在线 李辉军

近年来,武威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围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需要,加大种业政策扶持,推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基地建设,强化市场监管,深度推进乡村产业发展,种业振兴取得新成效。

一、工作情况

(一)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种业振兴行动,制定实施《武威市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武威市振兴河西国家玉米繁育制种基地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建立种质资源保护与鉴定、良种繁育、品牌营销、知识产权保护的全产业链,加快构建现代种业育繁推体系,为进一步加强制种基地建设、提高供种保障能力奠定了基础。强化政策扶持,县区立足县域实际,出台支持种业发展政策。古浪县对县域内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经营主体发展马铃薯等特色产业育种的,对当年建设脱毒马铃薯原种育种基地,面积达到100亩以上(含100亩),每亩补助400元,每个经营主体最高补助不超过20万元。

(二)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强化种质资源的收集利用,依托市农科院等科研推广单位,采用重离子辐照育种、航天诱导材料应用等选育技术,收集繁育玉米、麦类、藜麦等种质资源4225份,引进经济林种质资源685份。认真实施全国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目前,全市共征集到古老、珍稀、名优、特有地方品种等农作物种质资源640份,提交省农科院审核129份,全面完成了征集任务。

(三)加强联合攻关与科技创新。支持种子企业开展育繁推一体化建设,提升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与种子企业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权责明确的合作关系,加快种业创新驱动发展。全市种子企业通过国家审定玉米新品种29个,省级审定玉米新品种90个。市农科院与武科种业公司合作育成的新品种武科12、武科19通过国家审定。“吉祥1号”“博金100”“甘鑫2818”“陇单10号”“豪威558”“盛玉88”等一批国审或省审玉米新品种在省内外广泛种植。

(四)扶持优质种业企业发展壮大。依托特色农业资源优势,通过落实扶持政策、加强项目建设等途径,积极培育壮大以玉米杂交种子生产为主的现代制种基地,2022年,全市共有玉米种子企业19家,玉米制种面积达到16.61万亩,增长44.4%;马铃薯种薯繁育企业3家,生产马铃薯脱毒种薯原原种800万粒、原种0.72万吨。全市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实施,新提升改造“四化”种子生产基地4万亩,基地的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水肥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供种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五)净化种业市场发展环境。加强种业综合监管,建立种子监管和执法协同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冬季种子企业监督抽查、春秋季种子市场专项检查和制种基地巡查等种子监管“四查”行动,严厉查处制售假劣种子等违法行为。全市开展种子市场专项检查3次,检查种子经营单位480多家次,责令整改备案不及时、档案不健全的种子经营单位36家;检查种子经营主体665家,发现种子违法线索25起,发现存在轻微违法行为或经营不规范问题的门店69家,都依法依规进行了处理。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现有种子企业普遍存在自主创新不够、产销规模不大、辐射区域不广、市场占有率不高、品牌影响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二是老旧种子基地急待改造提升,半数以上的种子基地仍为小农户分散经营,制种地块零碎分散,高低不平,平整程度差,不能满足规模化生产和机械化作业需要。

三、意见建议

一是积极培育壮大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政策扶持保障机制,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技术为依托、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种业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种业企业向育繁推一体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支持种子品牌建设,积极推进种子质量全程认证和贴标销售,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和覆盖率。

二是大力推进“四化”基地建设。尽快推动建设河西走廊种质资源库与农牧业研发基地项目,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大中型灌区建设和现代化改造等项目,加快种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装备升级改造。鼓励引导种子企业向生产优势区域集中,通过土地流转、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等方式建立相对集中、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

三是强化种业监管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立手段先进、监管有力的现代种业监管服务体系,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等多种手段,推行全链条、全流程监管,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属地责任,狠抓案件查处,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有效激励原始创新,全面净化种业市场,营造良好的种业发展环境。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