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市县动态

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简介

2019年04月12日 甘肃三农在线 陈颢

地处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北麓的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草场

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始建于1943年,前身为甘肃省皇城绵羊育种试验场,是省农业农村厅直属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国家级重点畜禽场和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场,担负着国家细毛羊新品种培育、细毛羊产业创新发展和领跑国际的重担,承载着甘肃省300万和全国1/3细毛羊改良重任。为国家细毛羊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领跑国际作出了巨大贡献,是我国细毛羊产业发展的实践者和历史见证者。同时又是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

一、基本情况

(一)历史沿革

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办公区

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解放前为国民政府农林部西北羊毛改进处河西绵羊推广站。1949年解放后隶属西北军政委员会畜牧部羊毛改良处,更名为“西北军政委员会畜牧部河西种羊场”。1952年6月迁至皇城,有牧场面积337500亩;1954年交青海省畜牧厅,改名为“国营青海省皇城羊场”;1957交“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北畜牧兽医研究所”作为试验研究基地,改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北畜牧兽医研究所皇城绵羊育种试验场”; 1971年交甘肃省,先后隶属甘肃省农业局、农林局、畜牧厅、畜牧局、农牧厅。是新中国诞生后全国最早建成的绵羊育种试验基地之一,2009年3月更名为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

(二)地理位置

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位于肃南县皇城镇境内,地处甘、青两省交界的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北麓,海拔2600—4000米,属祁连山高寒牧区。

(三)草原面积及种羊存栏情况

正在放牧的高山美利奴羊群

全站现有草原面积19.9万亩(其中可利用面积14.8万亩,饲草料基地2万亩),年底存栏细毛羊种羊1.12万只,年可提供优质细毛种羊6000余只。

(四)现有机构组成及人员

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站长李范文在查阅有关细毛羊技术资料

截至2018年8月,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内设职能科室11个(办公室、人事劳动科、财务科、畜牧管理科、种植业管理科、科研育种科、畜产品加工研发中心、兽医防制科、科技培训科、物业管理科、保卫科)。现有编制190名,其中:事业编制40名,自收自支编制150名,现实有事业编制39人,自收自支编制人员116人。其中:实有管理岗位10名,专业技术岗位44名(正高级1人、副高级职称9人)。

(五)单位职能

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党委书记贺学昌接受媒体采访

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承担全省甘肃高山细毛羊选育研究、保护利用、试验示范与推广;全省人工草场培育技术、天然草原改良技术、高山细毛羊营养与饲料高效利用技术、疫病防控技术及规模化生产技术的综合研发与示范推广;全省高山细毛羊技术推广人员和科技示范户的培训;监测分析并协助解决有关技术与管理问题。

二、主要技术成果。

高山美利奴羊公羊

为了打破澳洲美利奴羊洋品种垄断我国种羊和羊毛市场价格的局面,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1957年制定育种计划开始培育细毛羊,创建联合育种新模式,培育世界一流细毛羊品种,破解我国细毛羊科技不强、企业不强、产业不强的重大科学问题和技术需求,解决育种技术难题,打造甘肃省细毛羊产区成为国家细毛羊创新发展样板基地,实现甘肃省乃至我国细毛羊产业转型升级和领跑国际的格局,于1980年育成了细毛羊新品种,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正式命名为“甘肃高山细毛羊”,并受到国务院嘉奖,1995年被正式列入《世界动物品种志》。

高山美利奴羊母羊

甘肃高山细毛羊培育成功之后,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面向世界细毛羊科技前沿,面向国家细毛羊主战场,面向国家细毛羊和细羊毛重大需求,再次历经20年坚守和创新,于2015年又培育出了世界首例适应2400—4070m高山寒旱生态区、双羔率达20%、羊毛纤维直径主体为19.1-21.5µm的美利奴羊新品种——高山美利奴羊。

新品种的育成标志着甘肃省首个国家级畜禽新品种的诞生,开辟了细毛羊联合育种理论技术和产业化发展模式的重大创新,开创了高山细毛羊育种的重大突破,填补了该生态区国际一流美利奴羊品种的空白,实现了国产化,打破了洋品种垄断,为生态差异化先进羊品种培育及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成功范例和强大支撑,极具开创性和重大科学价值及学术影响力,对甘肃省乃至我国细毛羊产业转型升级和领跑国际具有强大支撑作用。新品种种羊和羊毛价格屡创历史新高,成为我国细毛羊产业的风向标,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已经成为国家细毛羊产业创新发展的样板基地。

三、细毛羊突出的经济、社会、民族和生态效益。

(一)经济效益

甘肃高山细毛羊从育成至今的30多年间,带动全省乃至全国细毛羊品质提升,从细羊毛数量和质量上有力地支援了民族毛纺工业,并且以其优秀的品质为各细羊毛主产区赢得显著的经济效益。2017年,该站创造国毛销售价格历史新高,其中80支特等毛58元/kg,70支特等毛51元/kg,66支特等毛46.5元/kg,64支特等毛40元/kg,污毛均价49.5元/kg,较2010年增长了90.38%。受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的支撑和技术示范带动,细毛羊主产区肃南县、天祝县、金昌市永昌羊场的细羊毛均创了新高。经济效益显著,对全省细毛羊产区农牧民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起到了支撑作用。

(二)社会效益

甘肃高山细毛羊如此优秀的种质资源引来同行业的分享,带动起整个行业的复苏。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年可向社会提供优质细毛种羊6000余只,30年间累计已向甘、青、宁、陕、藏、赣、鄂等省区的86个县市的农牧户推广优质细毛种羊20多万只,累计改良细毛羊2000多万只,社会效益极其显著。

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站长李范文接受媒体采访

高山美利奴羊新品种的育成,获得了国内外同行专家公认,得到科技日报、中国畜牧兽医报、CCTV7、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科学网、甘肃日报、甘肃经济日报、甘肃电视台经济频道、中国甘肃网、每日甘肃、甘肃农业信息网等中央和省内主流新闻媒体广泛报道,产生了强劲的社会影响力。而且为优质种羊的推广改良和振兴国毛寄于了厚望,从舆论上给于细毛羊产业大力的支持。

(三)民族效益

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牧场

我国细毛羊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是少数民族地区最具有资源优势的特色产业,是国家实伟大复兴战略的一项重要资源,是帮助农牧民脱贫奔小康的支柱产业,发展细毛羊业对于提高农牧民的生活水平,繁荣农牧区经济,维护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分重要的意义。

新品种是先进科技生产力的代表,臧羊是传统落后方式的典型,在该生态区养殖新品种能够以科技和质量效益代替落后和数量效益,强力维护草原生态平衡,为居于该生态区的藏族、裕固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兄弟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综合品质高而无可替代的当家绵羊品种,完全能够满足少数民族兄弟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夙愿。

我国细毛羊集中分布在新疆、内蒙、西藏、青海以及甘肃省的部分地区,这些广袤的草原和高海拔为细毛羊繁衍生存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30多年来,以上省区累计从我站引入细毛种羊10余万只,改良当地细毛羊1000多万只,可以说,细毛羊是这些省份众多少数民族生存的根本和致富的希望,它承载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繁荣稳定的重大使命。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育成甘肃高山细毛羊后,经过长期不懈的改良和培育,羊毛品质指标居国际、国内领先水平。为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和稳定,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生态效益

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草场

从全省来看,细毛羊主要养殖在肃南、天祝、金塔、永昌、山丹等沿祁连山的狭长地带。祁连山作为石羊河流域的发源地,不仅影响着河西绿洲的存亡,而且牵动着甘肃经济发展的命脉。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从培育成功甘肃高山细毛羊开始,逐步改变了祁连山县域经济带广大农牧民的养殖品种结构。原来农牧户多养殖马、牦牛、山羊、藏羊等对生态破坏严重的畜种,后来他们被甘肃高山细毛羊所吸引,很自然逐步淘汰了对生态破坏严重的畜种。

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始终坚持科研成果体现生态价值,严格执行禁牧、休牧、轮牧制度,为全省牧区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其中禁牧草原达到1万多亩,轮牧和休牧草原达到12万亩,夏、秋、冬季草原休牧时间分别达到10、8、6个月,给草原生态自然恢复和休养生息以足够的时间。并强化草原防蝗、灭鼠、清除毒草的研究与实践,在已经退化的草场上人工补播牧草种子,加施肥料,使其逐步得以恢复,改良的天然草原达到1万多亩,天然草原补播面积达到5000多亩,人工种草面积达到2万多亩。目前,我站19.9万亩草原植被覆盖良好,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风吹草低见牛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已重现,草畜平衡、生态与保护利用相得益彰,为全省草食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极为典型的案例。

四、细毛羊生产的标准化

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长期以来从事细毛羊选育研究、保护利用、试验开发工作,历史积淀深厚,形成了一套科学实用、高效成熟的科技成果。比如人工授精、绵羊选育和提高利用技术,高山细毛羊营养与饲料高效利用技术、疫病防控技术、规模化生产技术、人工草场培植技术和天然草原改良技术等。2011年以来制定了3.18方案,为细毛羊的标准化生产提供了制度保障。实行现代化饲舍、半饲舍喂养,按照羊营养需求进行科学补饲,保障羊产品安全;实现疫病实验室科学诊断,建立监测防制模式,杜绝疫病发生;实现电子耳标和分栏器技术,建立先进的电子监控系统,降低劳动强度大量的生产实践。

五、细羊毛的标准化生产

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职工放牧

近几年该站率先对天祝、肃南、金昌、金塔、山丹5个示范县进行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包括细毛羊穿衣、标准涂料打号、机械剪毛、羊毛分级、机械打包、羊毛存贮、净毛计价、产地竞拍等标准化的羊毛后整理新技术新程序,逐步推动示范县养羊业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增长型、粗放型经营向现代化质量管理经营过渡。

六、生态保护中主要作法

多年来,该站长期认真贯彻执行《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以及《祁连山自然保护条列》等法律法规,对本地草原、森林、水资源、冰川、野生动物、草原监理、草原森林防火、林草植被恢复重建、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职工放牧定居点

一是调整种畜结构,减轻草场压力。对破坏草原较大的马群、山羊群进行出售淘汰,改为饲养细毛羊,减轻草原载畜量。严格执行禁牧、休牧、轮牧制度,给草原生态自然恢复和休养生息以足够的时间。

二是落实减畜任务,强化种羊补饲,维护草畜平衡。年均购进精料补充料500多吨,实施夏秋季放牧,冬春季放牧加补饲的管理办法,减轻草原压力。2017年11月底,提前完成肃南县下达的2018年减畜任务,为维护草畜平衡、保护祁连山生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截止目前,我站已完全实现了草畜平衡的目标。

三是开展围栏建设,实施有序轮牧。多年来,我站积极实行草原围栏建设,保护天然草原,现有草原围栏长度250余公里,强化了保护草原的硬件设施,对各家庭牧场划定草原放牧界线,把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用制度的形式进行规范,防止局域草原过度放牧。

四是调整种植结构,开展小型水利建设。1)根据国家祁连山保护政策,及时调整饲草地种植结构,分别在2015年对479亩耕地和2017年对4800亩耕地退耕还草,改种多年生禾本科披碱草;2)禁止种植覆膜作物,减轻对草原的污染;3)对饲草地灌溉水利设施进行修缮,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五是清理多年垃圾,净化工作环境。动员全站职工开展卫生大清理大整治活动,对人员密集区、放牧点进行卫生清扫活动,设立垃圾固定点,并将每月5日定为“卫生整治活动日”和“全域无垃圾行动”,有效地保护了环境。

六是全方位多层次保护草原,防止破坏草原行为。1)坚决禁止捕捉旱獭、采挖药材、采挖沙石、乱开乱垦等行为,并纳入日常工作范畴,进行日常巡察;2)对裸露地表进行土层覆盖和补播草籽;3)安装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净化生活污水;4)配合西营河森林管护站进行草原的管理工作,禁止外来车辆、人员随意进入草原,防止对草原生态造成碾压和破坏;5)禁止野外用火,防止草原火灾;6)利用草原牧鸡灭蝗、灭鼠等项目,有效地保护草原生态。

七是认真落实河长制。为进一步加强祁连山东大河管、治、保的河长工作责任制,切实抓好我站辖区内的河道管护工作,按照省、市、县河长工作责任制要求,我站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直河、斜河的巡查管护力度。

五、今后工作思路

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草场

(一)强化政策落实,加强高山美利奴羊的推广力度

在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引领下,严格落实祁连山生态保护政策,在草畜平衡,生态保护,新型绿色生产模式上加大探素和科研推广力度,借助201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大产出科研选题高山美利奴羊新品种培育与产业化”项目,建立现代草食畜牧业发展增效模式,促进全省养羊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振兴国毛、维护边疆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积极作用。

(二)推广细毛羊标准化体系

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现代细毛羊业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和核心工作,包括交通、水利、电力等基本建设和生态、资源的保护,基本技术服务以及相应的科学研究与推广。退耕还草,发展养羊业,是振兴西部民族工业战略之一,尤其是细毛羊作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绿色畜牧产业,这将十分有利于标准化体系(营养调控、穿衣、剪毛、分级、打包、流通)在试点成功后大面积的推广。

(三)形成细羊毛生产优势区域产业带

美丽的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草场

通过构筑技术平台,建设生产基地,建立高效模式,逐步形成高山美利奴羊生产优势区域产业带,在优势区域利用现有的标准化体系,通过产业化生产,提高细羊毛的品质,打造品牌优势,利用细毛羊业的现状和资源优势配置,在甘肃、新疆、内蒙、西藏、青海等优势产业带推广和改良,以点带面,形成全国细毛羊产业化的新布局。

编辑:庄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