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三农资讯

武山秸秆综合利用实现从“废”到“宝”的华丽转身

2025年10月12日 甘肃三农在线 庄俊康

在武山县广袤的田野上,一场关于农作物秸秆的“绿色革命”正在蓬勃展开。今年,武山县全力推进202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让曾经被视为农业废弃物的秸秆,摇身一变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宝藏”,在田间地头奏响一曲曲变废为宝的动人乐章。

政策引领,锚定绿色发展新航向

今年,省农业农村厅印发的《甘肃省202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将武山县列为重点建设县之一,这一政策东风,让武山县在秸秆综合利用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加坚定的步伐。

武山县迅速响应,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将秸秆综合利用与农业发展、耕地地力保护、农村清洁取暖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针对秸秆田间收集、储存运输、加工利用等薄弱环节,明确以饲料化、燃料化、肥料化利用为主要方向,着力破解秸秆可收集量大但市场化加工再利用能力低的难题。通过建立健全“政府引导、企业实施、农户广泛参与”的良性运行机制,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多元利用,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走进武山县的乡村,秸秆综合利用的繁忙场景随处可见,秸秆正以多种形式融入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实现了从“废”到“宝”的华丽转身。

饲料化利用让“秸秆变肉奶”,成为畜牧产业发展新引擎。在甘肃兴北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加工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将玉米秸秆送入大型粉碎机。粉碎后的秸秆经过科学配比,加入发酵剂,被压实在密封的黄贮池中。

“这是我们扩建后的生产线,年加工能力达到2万吨。通过微生物发酵,秸秆的营养价值大幅提升,适口性也好,牛羊特别爱吃,我们自己养殖的200多头牛就是最好见证。”合作社负责人介绍道。

在高楼镇的武山县程成饲草有限公司加工车间,秸秆饲料加工设备正在运转。公司通过青贮、黄贮等技术,将原本只能当柴烧的秸秆变成了优质饲料,年加工能力达1.4万吨,不仅满足了本地养殖需求,还销往周边地区。

这两家企业的扩建,使武山县秸秆饲料化加工能力新增2.1万吨,极大促进了当地畜牧业发展。

肥料化利用,让土壤更具生长活力。在洛门镇的甘肃农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厂区,一条现代化有机肥生产线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转。“我们将秸秆粉碎后,按比例加入畜禽粪便和调理剂,经过高温发酵,制成颗粒有机肥。这种肥料不仅能改善土壤结构,还能提高农产品品质。”公司负责人解释道。

项目实施后,公司年处理秸秆能力新增0.9万吨,年产有机肥2万吨。这些肥料被广泛应用于当地的蔬菜、瓜果种植基地,实现了“秸秆—有机肥—农作物”的生态循环。

在武山县农村能源技术指导站的指导下,许多农户开始尝试秸秆还田技术。“秸秆还田不仅节省了化肥成本,还让土地越来越肥沃。”高楼镇玉米种植大户说道。

 燃料化利用,清洁用能新探索。走进甘肃渝德斯环保再生资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天水分公司的生产车间,一股淡淡的木香味扑面而来,这里的工人正将秸秆加工成颗粒状燃料。

“我们的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效率高,污染小,是传统燃煤的理想替代品。”公司总经理介绍道,“项目投产后,年消耗秸秆0.7万吨,生产1万吨生物质颗粒燃料,可满足近千户家庭的冬季取暖需求。”

在武山县山丹村集中安置点,已经有农户开始使用这种新型燃料。“以前冬天烧煤,屋里总有股烟味。现在用这个颗粒燃料,配上安装的太阳能集热器和生物质炉具取暖设备,家里是干净又暖和,还比烧煤便宜。”村民们说。

这种燃料不仅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还为减少碳排放做出了贡献,助力武山县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体系构建,夯实产业发展新基石

秸秆要实现高效利用,收储运体系是关键。在洛门镇文家寺村,一座现代化的秸秆收储运中心正在忙碌运转。

“我们建立了‘村级收集+乡镇转运+企业加工’的收储运体系,配备了专业的打捆机、粉碎机和运输车辆。”武山县农村能源技术指导站站长车永平介绍道,“这个中心年收储运能力达0.5万吨,有效解决了秸秆收集难、运输贵的问题。”

为了提高效率,武山县还建立了秸秆资源台账,实时监测各乡镇秸秆产生量和利用情况,确保了秸秆资源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收储和加工利用。”

多方共赢的绿色产业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实施,不仅带来了环境效益,也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秸秆利用经济效益显著,每吨可增收200元,农户出售秸秆亩均可增收300元左右。”武山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克林介绍道,“整个产业链还将创造400个以上的就业岗位,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

生态效益上,项目的实施将有效遏制秸秆焚烧和废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武山县注重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通过财政补贴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同时,积极推广先进技术,提高秸秆利用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随着项目的全面实施,武山县的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将得到显著提升。预计到2025年底,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将稳定在90%以上,加工主体利用量占比将达到58%左右。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秸秆不再是被遗弃的废弃物,而是变成了推动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从田野到工厂,从农户到市场,一条绿色、循环、高效的农业发展新道路正在武山县铺展开来。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