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60亿元——甘肃是怎么做到的?
我省是全国苹果面积第二大省和核心优势产区,有18个全国苹果优势区域重点县。在三年倍增行动推动下,我省苹果产业持续保持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产量、质量、效益大幅提升,去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60亿元。苹果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也激活了县域经济。
智慧赋能 培育“科技果”
4月底,全省苹果现代标准化生产和防灾减灾技术培训班在静宁县举办。在静宁县城川镇靳寺村甘肃德美现代有机苹果生产示范园内,乘坐式割草机、履带式无人喷雾机等智能化农业装备引人注目。
园区内有500立方米的蓄水池及自动化滴灌系统,并配备了弥雾机、旋耕机、除草机、开沟施肥机、采摘平台等各类先进农业机械,基本实现了从果树管理到采摘的全程机械化、智能化操作。
近年来,甘肃德美现代有机苹果生产示范园通过行间种草、立架栽培、机械化作业等前沿管理措施,结合现代新型栽培模式和先进技术的集成应用,实现了当年建园、两年见果、三年丰产。
为推动静宁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静宁县注重新品种栽培,构建了一整套果树无病毒苗木繁育体系。在静宁县城川镇苹果良种苗木组培繁育中心,技术人员正悉心观察玻璃瓶内组培苗木的生长情况。这些小小的苹果幼苗经过组培繁育中心精心培育,仅需4个月便能移植至田间,成活率高达95%以上,实现了3年挂果、5年丰产。
甘肃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甘肃省果业管理办公室)站长李向东介绍,静宁是全国规模最大的苹果生产县,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示范推广,现代矮砧密植栽培、种苗脱毒良繁、老果园宜机化改造更新、霜冻冰雹灾害防控、数字化智慧果园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苹果产业的典范。
强链条 产销两旺
在静宁科创园智能分选车间,自动化分选线正忙碌运转。每个苹果都经过AI技术的“全方位体检”,通过360度成像技术,根据苹果的大小、色泽、瑕疵及果肉损伤等严格标准,进行精准的无损检测和智能化组合分选。
工作人员介绍,分选中心拥有22条高效通道,每小时可处理8吨苹果。同时,自动化的分拣设备,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将分拣损耗率严格控制在2%以下。
不仅如此,分选中心还充分利用线上直播优势,通过直播电商助力苹果销售。短视频和直播等创新营销手段,为苹果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2023年,公司电商销售额突破800万元,其中电商直播销售额累计达到132万元。
静宁科创园作为静宁县苹果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一环,其实施的补链、延链、强链项目,有效推动了静宁苹果产业链的完善和升级,成为我省苹果产业强链的缩影。目前,甘肃省的苹果贮藏保鲜能力已达到340万吨,拥有120多条果品分级生产线。同时,11家大中型加工企业如苹果浓缩汁生产企业等,年处理原料果能力超过100万吨。此外,还培育了460多家苹果龙头企业、51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1600多个家庭农场,其中50多家企业享有苹果经营直接出口权。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常宏介绍:“我省培育形成了静宁苹果、天水花牛苹果、庆阳苹果等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区域公用品牌,鲜苹果和苹果汁已成为主要出口农产品。鲜苹果出口量稳定在6万至7万吨,加上转口贸易,总量预计达到15万吨左右。苹果浓缩汁年出口量超过3万吨,两者共同创造了近2亿美元的外汇收入。鲜苹果主要销往印尼、越南、泰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而苹果浓缩汁则主要出口至美国、南非、日本、土耳其、俄罗斯等国家。”
增效益 小苹果成为“致富果”
在静宁县雷大镇,万亩山地果园提质增效示范带郁郁葱葱,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这片示范带涉及静秦公路沿线及合岘、张局、兴坪等7村1.2万亩果园,辐射带动区域达到2万亩。在科学管理、新型主体推动下,果园优果率和商品率大幅提高,亩均产量3500—5000斤,亩均增产500—700斤。”雷大镇党委书记张伟说,目前,全镇现有果园面积5.04万亩,实现了适宜区全覆盖,挂果园面积4.1万亩,果品总产量6.5万吨,产值4.2亿元。
雷大镇的苹果不仅热销北京、上海、广东等国内市场,还远销马来西亚、俄罗斯、尼泊尔、印度等国际市场。稳定的产量和可观的价格让农户收入大幅增加,户均收入8万元以上,人均收入1.6万元以上。示范带核心区域,部分农户通过苹果销售实现了年收入10万元以上,其中不乏年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的富裕家庭。
苹果产业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力量。经测算,2023年我省苹果优势县区农民人均苹果产业收入已超过5000元,相当于我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31元的近40%。静宁县农民人均苹果产业收入8000多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0%以上。庄浪县万泉镇苹果总面积3.9万亩,实现了适宜区全覆盖,2023年苹果销售总额7.2亿元,苹果产业附加值2.85亿元,户均苹果销售收入10.9万元。
常宏表示,甘肃将坚持“稳面积、调结构、增单产、提质效”的总要求,把产业发展重心由规模扩张型转变到现有果园的节本、增产、提质、增效上来,加快建设苹果产业强省。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编辑:翟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