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首部《3D打印职业教育教材》研讨会在兰举办
本报网兰州讯(记者 张慧敏 庄宁宁 )1月27日,我省首部《3D打印职业教育教材》编委研讨会在兰州举行。来自中国矿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中科院兰州化物所、甘肃省人民医院等单位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就《3D打印职业教育教材》的编写修订等工作进行研讨交流,对后期教材的出版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全国十三届政协常委、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尚勋武出席并致辞;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宋贤钧、大连理工大学段富海教授、西北师范大学王立群教授等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
研讨会上,尚勋武说:“ 3D打印是一个新型的行业,需要很多学科的高技术人才队伍,需要很多具有工匠精神的人踏踏实实来做,需要发展多项技术交叉应用来推动。所以培养实用性人才是关键,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大家凝聚思想,为甘肃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宋贤钧说:"职业教育实践必不可少,但教材教材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一本好教材不仅可以上学生明白理论知识,对其他相关行业也具有一定的参照作用”; 段富海说:“企业和学校共同编写职业教材不仅是简单的校企结合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王立群说:“职业教材不能和学术论文相提并论,前者要做到的是通俗易懂,而后者是对专业方向的深入钻研。因此,教材的编者就要格外的注重这一点,同时,不同的编者文风不同,要整合教材,使读者能够很容易的就明白书中所讲”。
研讨期间,专家学者们积极建言献策、座谈交流,系统地制定和审定了《3D打印职业教育教材》,讨论3D打印技术应用和相关课程体系,让各层次人才系统学习3D打印技术,探索出一条符合职业教育现状的创新型教育模式。本次研讨会从教材结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系统地讨论3D打印技术应用学科建设,整合省内外相关教育和3D打印行业各界力量,着力培养3D打印专业人才,加快3D打印行业发展,带动医疗智能制造和新材料。专家一致认为,编写出台教材课程将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工程,是一项全新的创新性的尝试,3D打印是一项多学科交叉的技术,因此编写教材课程,不仅需要3D打印理论深厚、实践丰富的专家老师的辛劳执笔,更需要广大从事教学科研以及医疗、加工制造等各行业领域应用专家老师的深入结合,共同耕耘才是可行之路。
甘肃普锐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潘盈说,智能制造是世界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趋势,也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3D打印将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3D打印是一种通过材料逐层叠加制造三维物体的变革性数字化增材制造技术,融合了材料科学、信息、控制、计算机等技术,是多学科、多领域交叉应用的代表性技术。结合目前职业教育模式和定位,培养3D打印专业人才是目前发展3D技术的必要路径。普及3D打印技术知识,将3D打印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培养更多具有智能制造素养的广大从业者,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从传统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必然之路。
记者了解到,甘肃普锐特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我省一家专注于3D打印材料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教育培训的创新型企业,主要致力于3D打印材料及配套设备的研发,3D打印软件开发,3D打印技术推广,3D打印教育教学职业培训。近年来,该公司在3D打印新材料开发卓有成效,取得了世界首创的业绩,在3D打印应用中,医疗方面与中医院风湿骨病联盟,兰州市口腔医院都进行深度合作;在教育培训方面与兰州理工大学,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兰州资源环境学院进行合作,搭建实训平台,为培训人才做出了很多成绩。
编辑:庞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