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三农资讯

“绿色家底”的守护者

2018年11月27日 甘肃经济日报 丁陆军 吴鲁 王亚雄

在渭源,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起早贪黑,披星戴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与大山相伴,每天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悉心守护、呵护着渭源县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家底”。

初冬的渭源县会川林场黄香沟林区,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覆盖了通往山中的路。

每天清晨,在林区口子门管护站,当日值班的护林人员要就进山巡护工作路线进行简短的商议。记者了解到,这些护林员,平均年龄已经47岁,作为在林区附近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当中许多人一辈子在这里从事护林工作,有的更是继承了父辈的事业。

现年36岁的刘海平,父亲一辈子在林场护林,七年前,父亲因身体原因回家后,原本可以到外地发展的他,怀着对这片森林的一份特殊感情,又通过应聘当上了临时护林员,从父亲手中接过了守护林场的接力棒,一路前行,没有止步。

渭源会川林场护林员刘海平告诉记者:“父亲原来是林场的临时护林员,自己在林区长大,由于受父亲的影响,自小跟父亲一起栽树,看护树。现在能有这样的环境,是几辈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一定要更加珍惜。”

由于212国道从林区穿过,秋冬季节就成了他们森林防火任务最艰巨的时期,他们既保障森林安全,又宣传护林防火知识,由于巡山管护到位,三十多年来从未发生过一起案件。

“我们看林人员到每家每户做宣传,发传单,向群众讲解爱护森林,防火意识,群众也增强了爱护森林的意识,森林长得挺好的。”渭源会川林场护林员吕强生说。

经过三十多年的封育管护,该林场管护的林区已成为渭源县最原始、最精华的森林资源,是全县生态屏障的主体和核心,林区的甘肃万亩青年林已成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林区共完成天保二期工程造林7000亩,封育12000亩,实施中幼林抚育试点项目15000亩,森林病虫害防治10000亩,林区已成为全县重要的生态屏障和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林场职工李少辉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总书记这句话确实说得好!现在老百姓觉悟都好了,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狠下功夫保绿色、守底线,全面建设生态渭源,让渭源的天更蓝、水更净、地更绿。”

的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1年初,渭源县适时启动实施《生态造林绿化十年规划》,提出了10年投资1.3亿元完成造林绿化面积55万亩的奋斗目标;“以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渭源为主线”的发展思路写入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生态立县战略确定,锦绣蓝图新鲜出炉,生态建设快马加鞭。当下,生态资源成为渭源最厚实的“家底”,围绕“绿色生态”打造品牌农业,引导群众依靠生态致富,形成了马铃薯种薯、中医药、草牧业特色优势产业主导,生态文化旅游、光伏产业、食用菌产业、花卉林木产业等新兴产业补充,劳务产业跟进的产业发展格局,绿色生态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0%来自于这些生态产业,这其中就包含着这些护林员的奉献。

自2011年实施造林十年规划以来,渭源县累计完成新造林26万亩,道路绿化2800公里,发动干部群众义务植树3800万株,森林总面积达到48.2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5.66%,林业总产值超过10亿元。

翻山越岭、历经艰辛、远离家人、“享受”寂寞……为了守护好渭水源头这片宝贵的森林资源和重要的生态屏障,他们扎根大山,行走大山,日出日落,年复一年,一年行走几千公里,为心中坚定的信念默默奉献着。

编辑:庄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