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三农人物

【劳模风采】何正奎:科技深耕乡土 数据见证奋斗

2025年05月04日 甘肃三农在线 冯荣伟

640.jpg

在永靖县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有一组组亮眼数据勾勒出农业发展的蜕变轨迹,而这些数据背后,凝聚着永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何正奎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创新,一位在农业领域不懈耕耘、为农民谋福祉的“劳动者楷模”。他用科技的力量推动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用辛勤的汗水为乡村振兴筑牢根基。

640 (1).jpg

自1993年从西北民族学院畜牧兽医系毕业,何正奎扎根农业一线整整30年。2018年至今,他主持实施130多个重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成为永靖县特色产业崛起的“关键引擎”。在东西山区他主导实施“旱作农业技术革命”,使30万亩旱田单产提升42%,彻底改写“十年九旱”的历史;东部山区依托百合产业,构建了全产业链条,带动3乡镇2.8万群众脱贫;川塬区通过“村集体经济产业园”模式,建成20个产业园,推动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突破8万亩,特色产业产值已突破29亿元。

作为科技惠农“播种人”,何正奎搭建的“农技 96120”热线平台,累计24小时在线答疑超2.5万次,成为农民的“全天候技术顾问”。在他的推动下,永靖县与多家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百合种球组培效率提升6倍,草莓亩产增加2倍,设施农业发展跻身全省前列。近5年,组织技术人员培训200多批次、约800人次,合作社负责人和种植大户培训35批次、约100人次;举办乡镇村社技术普及培训班超1000场次,培训农民15万人次;农业专项技术培训班630余场次,培训技术骨干2.6万人次,田间指导更达上万次,让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农民的“钱袋子”。

640 (2).jpg

在品牌建设领域,何正奎交出亮眼答卷。他主持推进永靖县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成功认证25个有机农产品、11个绿色农产品,取得“刘家峡”西红柿、红枣2个地理证明商标,并注册“刘家峡”普通商标43大类。通过品牌化战略,永靖农产品实现从“卖产品”到“卖品牌”的跨越,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人才是农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何正奎着力打造“带不走”的农技队伍,培养10名青年技术骨干,创建“项目练兵”平台让年轻干部在20余个重大项目中成长。推动形成“1个中心+7个区域农技服务站”服务网络,培育35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200余户科技示范户。如今,团队中正高级农艺师4人、高级农艺师12人、农艺师10人,成为永靖农业发展的坚实力量。

640 (4).jpg

如今,在他和团队的带领下,永靖县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1%,良种覆盖率提升至99%,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处置率超90%,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52%,农药利用率42.5%,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61%。他主持的项目斩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2个、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1个等多项荣誉,撰写的专业书籍成为全县农业推广范本。他告诉记者,作为州级拔尖人才,他深深感到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多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职责和重任。行走在河州大地,他时刻被这片热土的文化底蕴与发展活力所感染;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他将把感恩之心化作奋进之力,在产业发展与科技兴农领域深耕细研,用创新成果回馈组织的培养和群众的期待,为打造“六个永靖”贡献绵薄之力。

一串串数据,是何正奎扎根乡土、科技兴农的生动诠释。这位农业战线上的劳动者,正以实干与创新,继续在永靖县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书写更多令人瞩目的辉煌篇章。

来源:永靖融媒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