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之路上的农环人
——2023年度甘肃省“保护农业生态资源,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征文、摄影、微视频大赛参赛作品展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视察甘肃,寄予我省“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殷殷期望。要筑立起生态安全长城,必然离不开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这一历史使命,身为农环队伍中的普通一员,我想写一写这群趟行在陇原大地上为我们得以安身立命的田野去污除垢,致力于为农业绿色发展奠基的农环人。
然而,要写农环人,就不能只写人,还得写那些全力打好农业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革命”事!
要写陇原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横亘着张狂的风沙口;要写铁锨翻飞、架子车川流筑起层层而上入云端的梯田,人进沙退、草方格编织出沙漠里的绿色篇章,三代人几十年顽强接力人定胜天的新时代愚公精神。
要写地处西北雨养旱作的农业,炎夏至暑秋南方的热不堪言、台风暴雨影响下的蔬菜生产受限和供需失衡;要写以地膜覆盖栽培为主体保粮增收的“白色革命”,从靠天吃饭到技术加持下陇原农业的步步发展;地膜使现代农业走上高原,温室大棚成片相连,从此南种也可北种,让甘肃成为我国夏菜种植的主产区之一,得以在“北菜南运、西菜东调”输送工程中普写浓墨重彩的篇章。
就得写上世纪80年代至今,我省逐年扩大的地膜覆盖面积背后,面临每年成千上万吨的农膜使用量,以及废旧农膜大量残留引发的“白色污染”问题;高原夏菜基地从点到面遍地开花的盛况下,是“净菜”出陇产销过程中,产生数以万计的尾菜造成的产地环境污染问题。农膜集雨保墒农业持续稳定增产增效、蔬菜产业带来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随之带来的还有农业生产及农村人居环境污染及生态治理难题。
还要写习近平总书记乡村发展“五个振兴”战略,为乡村振兴指明的具体路径,乡村生态振兴具列其中,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可持续发展成为实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抓手,是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生态兴则文明兴!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成为一门主修课,农业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成为必答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成为一条必行之路。
那就再来写一写奔走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路上的这一群人吧!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奋进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这条路上的,是一支一丝不苟、凝神聚力、精益求精、众志成城的队伍,布满了千万个农环人一步一脚印坚实的步履、砥砺前行的奔忙身影。我们身体力行开展试验、示范、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以数据说话,带着技术随农入田,深入田间地头讲解指导、动员推进农户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及尾菜处理利用,为农业绿色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生产安全查漏补缺助力前行;我们迈开脚步进村入户走街串巷、不断探寻宣传渠道,利用实体媒介、多媒体及网络平台多方位多层次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全民普及、全民参与创造意识氛围;我们择优培强扶企业、因地制宜建网点,坚持抓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补充扩大回收网络,解决废旧农膜回收最后一公里问题。我们躬身服务“三农”,致力改善提高农田耕层土壤质量和农业生产环境,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产量、品质,防控农业外来入侵物种侵害,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保证食品安全奠定基础,为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农田增产增效、农民减投增收添砖加瓦。
如今,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断强化,我省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和有效提升,农业生态文明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总结积累形成的“用新膜收旧膜、捡残膜交废膜、勤回收再加工”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已然成为系统化常态化运行模式;“高产净菜处理尾菜、堆沤发酵有机还田”也成为蔬菜产区的必备科目。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也重塑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态优良,生机勃勃的农业画卷正在陇原大地徐徐展开。
时代大潮奔流不息,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持久攻坚战,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奔赴在这条路上的我们,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聚力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信心和决心,同心守护绿水青山、携手共建美好家园,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农业发展,在新征程上奋力绘就山川秀美、农业蓬勃发展现代化绿色发展生态画卷。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