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处站动态 技术推广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三农人物 乡村振兴 图说三农 三农视频
Logo
首页 > 厅局信息

农村农业部农机化司到民勤调研防沙治沙及农机化工作

2023年07月28日 甘肃三农在线 张福德

图片11.png

7月26日,农业农村部农机化管理司政策规划处处长李琳、干部吴天龙,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研究员赵莹、助理研究员杨梦颖和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机械化管理处副处长邵博,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孟养荣一行到民勤县调研防沙治沙及农机化方面的工作。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宋全军,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徐奎山,民勤县政协副主席白桂梅陪同调研。

图片12.png

调研组一行前往民勤县防沙治沙纪念馆,详细了解了民勤县生态历史演变过程和防沙治沙取得的成效。在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实地查看了沙生植物园、防沙治沙经济作物区、机械压沙实验示范区和机械加工车间。并在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召开座谈会。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马俊河和民勤县成达顺圆农机具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成达参加座谈交流。省治沙研究所副所长唐进年在座谈会上介绍汇报了治沙机械装备研发进展情况。由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研制的手扶式沙障机,可代替草沙障铺设过程中人工开沟与埋草工序,适用于不同地形条件下流动沙丘草方格沙障的铺设,每台机器日均可铺设草方格沙障50亩左右,效率是人工的4至6倍。通过不断展示推广甘肃“大规模机械化防沙治沙”新举措,向全国、全社会提供防沙治沙的甘肃方案和经验。

图片13.png

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在地理梯度上居于全国荒漠化监控与防治的最前沿,处于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北方防沙带”的中心,是捍卫河西走廊乃至西北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像一把楔子阻隔着两大沙漠合拢。特殊的地理和生态环境,决定了民勤的历史就是一部与风沙抗争的征战史。在长期同风沙的斗争中,民勤人民付出了艰辛努力,也积累了丰富的防沙治沙经验,逐步构建了“外围封育、边缘治理、内部发展”的生态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民勤县按照综合治理、系统治理、科学治理的总体思路,紧密结合民勤实际编制了《民勤生态建设示范区规划(2020-2025 年)》《民勤县新时代防沙治沙10年规划(2018-2027年)》以及青土湖等重点区域治理方案,依托省治沙研究所、兰州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多类型防沙治沙示范区6个,试验示范芨芨草、土工编制袋、砂砾石等新材料20多种。示范推广“双眉式”稻草沙障+落水栽植、机械整地积沙保墒、“工程压沙+低密度造林+种草”等治沙新技术20多项。探索发展“互联网+”、众筹治沙、义务认领治沙等公益治沙平台,建成“四方墩”等公益林基地26个,吸引志愿者义务治沙造林11万亩,捐助资金3600多万元。并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参与沙漠治理,建立形成“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社会协同”的治沙造林多元投入机制。创造了被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命名为“民勤模式”的“宋和样板”。重点风沙口得到有效治理,县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荣誉称号,荣获中国绿化基金会“生态范例奖”。

图片14.png

防沙治沙是民勤人永恒的主题,“沙漠生金”是世代民勤人不懈追求的目标。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不仅改善了沙区群众赖以生存的环境,更让当地特色产业找到了发展方向。近年来,民勤县坚持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协同发展之路,充分发挥沿边沿沙区光照足、温差大、隔离好的天然优势,着力构建特色生态产业体系。在严格水权监管的前提下,民勤县确定并大力发展“3+1”主导产业,建成日光温室、连体拱棚、养殖暖棚等一批设施农业,蜜瓜、茴香、果蔬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0万亩、13万亩、15万亩,肉羊饲养量达到420万只。积极探索“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治沙改土”模式,试点打造绿电+固沙+生态修复治理样板区, 实施光伏治沙面积3万亩。挖掘利用沙漠旅游资源,变沙为宝、点沙成金,建成4A级苏武沙漠景区、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等大型景区,走出了一条“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协同的绿色发展路子。

图片15.png

一方方草格压下去,一株株青苗长出来,从过去的“沙进人退”到如今“人沙和谐”,民勤探索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治沙与致富共赢的荒漠化和沙化防治道路。


编辑:庄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