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科院与崖州湾国家实验室隆重签订基地共建协议
1月9日,省农科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常宏与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主任助理、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部部长刘信在三亚市签订了“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张掖粮油作物试验基地”共建协议,标志着我院在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上迈出坚实一步,也标志着崖州湾国家实验室西北首个粮油基地正式落户我院。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维才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崖州湾国家实验室玉米基因组育种团队首席科学家王海洋、油菜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郭亮、我院领导班子成员樊廷录、杨天育及科研处、合作处、作物所、小麦所负责同志、玉米基因组育种团队高级科学家张祖新及相关科学家和管理人员30多人出席签约仪式并座谈交流。
杨维才对甘肃省人民政府及我院在基地选址、配套设施建设及运行保障等方面的工作表示感谢。他指出,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党中央赋予的使命任务,聚焦国家粮食安全和种业创新的重大科技需求,围绕主粮作物、油料作物和畜禽育种中最急需、最紧迫、最难解的高产优质、抗逆抗病等问题,致力于开展引领性科技攻关,肩负保障粮食安全和种业自立自强的国家使命;此次共建的试验基地,是实现“种源自主可控,种业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的重要举措;基地选址于张掖市甘州区,地理位置优越,玉米农业基础扎实,为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理想的环境。此次合作,是双方优势互补、深度融合的体现,通过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促进更多科研成果落地,为我国种业发展、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常宏指出,甘肃作为全国最大的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制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我院与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携手共建张掖粮油作物试验基地,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战略合作;通过基地共建,将在玉米种质资源创新、重要农艺性状关键基因发掘与遗传网络解析、玉米新品种选育、人才培养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助推甘肃种业在科技创新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携手培育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应用前景的突破性新品种;同时,将加强玉米产业链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推动玉米产业由单纯制种向全产业链转变,助力甘肃打造全国一流的国家级良种繁育基地。
会上,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主任助理、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部部长刘信,玉米基因组育种团队首席科学家王海洋、油菜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郭亮等分别就崖州湾国家实验室的职能、工作进展及产业发展作了发言。
会前,常宏一行参观了崖州湾国家实验室。
编辑: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