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农技推广

民勤县:盐碱耕地科学治理绘就农业新画卷

2025年09月10日 甘肃三农在线 郑海燕

微信图片_20250715163529.png

金秋时节,走进民勤县2025年盐碱耕地综合治理利用项目区,一幅生机勃勃的丰收画卷徐徐展开:曾经饱受盐碱之苦的土地上,如今玉米、辣椒、食葵等耐盐碱作物茁壮成长,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民勤县今年实施的盐碱耕地综合治理利用项目。

精准“把脉”,开出科学治理“良方”

民勤县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环绕,长期面临着土地盐碱化的严峻挑战。干旱少雨、蒸发强烈的气候条件,让大量耕地被盐碱侵蚀,农作物生长艰难,农业发展受到极大制约。

6da58eec25b1f316a64213561bf771f4_1-250Z2143913N8.jpg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民勤县积极争取,成功获批2025年盐碱耕地综合治理利用试点项目。项目实施面积1万亩,涉及大坝镇八一村、苏武镇元台村、南湖镇西井村和南井村等3个镇4个行政村。

项目启动后,民勤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运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科学的试验方法,对项目区土壤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体检”,精准测定土壤酸碱度、盐分含量等指标,详细掌握不同区域盐碱耕地的类型、程度和分布情况,为后续的精准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精准鉴别的基础上,民勤县根据不同盐碱程度耕地的特点,实施“以地适种”和“以种适地”双轮驱动模式,综合运用化学、生物、农艺和工程等多种手段,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控盐“组合拳”,为盐碱耕地开出了个性化的“治理良方”。

科技赋能,奏响治理“交响曲”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民勤县积极与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甘肃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搭建“科研单位+推广机构+田间实践”创新联合体,针对县域轻、中、重度盐碱耕地差异化特征开展定向研究,共同探索盐碱耕地治理的新技术、新模式。

401d8e3136d0e19a73722216d9ca7f68_1-250Z2121936213.JPG

在轻度盐碱区,主推“滴灌水肥一体化+生物有机肥+耐盐碱品种”的“培肥控盐”技术模式,通过精准调控水肥与微生物菌剂应用,重塑土壤生态。在大坝镇八一村轻度盐碱耕地示范区,民勤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高艳红介绍:“我们主推‘生物有机肥+酸性肥料+氮肥增效剂’综合技术模式,同时因地制宜推广种植玉米、辣椒、食葵等耐盐碱粮经作物。今年,示范区内的小麦和瓜类作物已成熟采收,产量和品质都比往年有了明显提升。”

中度盐碱区聚焦“节水阻盐”,推出“机械旋耕+土壤调理剂+启动肥+大量元素水溶肥”等6种技术模式,借助水肥一体化系统,将有机硅改良剂与启动肥精准滴入根区,形成“根系淡盐保护圈”,有效阻止深层盐分上移。在南湖镇西井村4500亩示范区,采用“土壤调理剂+耐盐作物”模式,成功解决了玉米、辣椒等作物出苗保苗难题,玉米植株挺拔,叶片宽大翠绿;辣椒植株上挂满了果实,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生机。

DSC02736(1).jpg

重度盐碱区以重构耕层结构为重点,主推“深松旋耕+覆沙压盐+生物有机肥+酸性肥料”等2种模式,利用工程措施重构耕层、生物措施改良土壤、智能系统精准管理,形成“工程+生物+智能”三位一体治理体系。南湖镇南井村通过深松旋耕打破犁底层,覆沙压盐降低土壤表层盐分,再配合生物有机肥和酸性肥料的施用,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为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

此外,民勤县还积极开展耐盐碱品种与改良技术攻坚,组织农技中心联合科研单位试种耐盐碱作物品种122个,筛选出抗逆性强、产量稳定的玉米利合2162、耐盐小麦等核心品种21个;同步开展功能性肥料筛选试验,精选出黄腐酸钾、微生物菌剂等高效改良产品53款,显著提升了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了盐碱度。引入智能控盐系统540亩,实现土壤盐分、水分实时监测与水肥精准调控,让“看数据种田”成为现实。

创新驱动,激发项目发展“活力”

d39175fd170bc33dae940cee09e49899_1-250H0161Z4456.jpg

在盐碱耕地治理过程中,民勤县不断创新举措,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和管理经验,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注入了强大动力。

创新“13310”技术框架,通过10种细分模式适配轻、中、重度盐碱耕地,推动治理精准化、高效化。同时,创新“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农户受益的良好局面。企业发挥资金、技术和市场优势,为项目提供优质的改良产品和技术服务;基地作为示范平台,展示先进的治理模式和种植技术;农户则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等方式参与项目,实现增收致富。

DSC02680(1).jpg

为了加快科技成果在盐碱耕地治理中的转化,民勤县积极搭建跨区域科技合作桥梁,与山东东营三角农高区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开展深度合作。双方在盐碱耕地治理模式、耐盐品种、技术团队指导和试验创新等方面携手共进,根据民勤的实际情况,在品种筛选、耕作栽培、新型材料应用等领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试验研究,提出了集成项目区盐碱耕地治理综合技术模式,提高了农机农艺的融合度,增强了技术模式的适应性和高效性。

DSC02515(1).jpg

民勤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段振佼表示:“随着民勤县2025年盐碱耕地综合治理利用项目的深入推进,曾经制约农业发展的盐碱耕地正逐步转变为充满希望的‘丰收田’。这不仅将为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也将为全国盐碱耕地治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民勤经验’。”

编辑:谢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