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陇上江南豆香溢 农技推广助丰收
八月时节,陇上江南的晨雾尚未散尽,康县大南峪镇的山谷间已氤氲着湿润的草木清香。花庙村500亩大豆现代农业科技试验基地里,层层叠叠的大豆田如绿绸铺展,带着晨露的豆叶在熹微中舒展,每一片叶尖都坠着晶莹的光。风过处,隐约已有豆香浮动,混着泥土的气息,在山谷间悄悄酝酿着丰收的讯息。
探索良种良法,解锁丰收密码
“康县的土壤与气候条件独特,要想让大豆产业蓬勃发展,找到最适宜的品种是关键。”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黄培亮说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农技人员在这片试验基地开启了一场品种探索之旅。他们从各地引进了陕豆125、郑1307、齐黄34、中黄30等24个从未在康县种植过的大豆品种,这些品种犹如来自五湖四海的“种子选手”,带着各自的优势汇聚于此。农技人员每天穿梭在豆田间,仔细观察不同品种大豆的生长态势。从发芽出苗的速度,到分枝结荚的数量,再到对本地病虫害的抵抗能力,每一个细节都被认真记录。在他们眼中,这些大豆苗不仅仅是农作物,更是开启康县大豆产业新未来的希望之苗。
在密度试验区域,大豆的种植密度从每亩20000株到45000株,设置了6个不同梯度。这就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种植“实验课”,农技人员希望通过不同密度的种植,观察大豆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表现,从而找到最适合康县的种植密度。他们定期测量大豆的株高、茎粗、叶面积等数据,分析不同密度下大豆对阳光、水分、养分的利用效率。“别小看这密度的差异,合适的密度能让大豆充分利用资源,实现产量最大化。”一位农技专家介绍道。
据了解,康县依托202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推广种植优质高产大豆5000亩,大南峪镇就占了2000亩。此外,还建设了多个高标准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助力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南峪镇花庙村大豆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开展大豆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大幅提高技术入户率、到位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大豆单位产量提升;康县大堡镇500亩集成大豆科技创新与示范展示基地,主要开展大豆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研究、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展示,为大面积技术推广提供技术支持;康县大堡河流域、窑坪河流域建成2个千亩示范片;太石乡、迷坝乡、平洛镇、望关镇、岸门口镇等乡镇建成多个百亩示范田,开展大豆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展示。
集成高效技术,护航大豆生长
除了开展田间试验,康县202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在技术推广方面,围绕选种、种植、管理等全流程,推广多项绿色高质高效集成技术。播种期,农技人员现场演示精量播种技术,确保种子均匀分布,合理控制种植密度;指导农户采用宽窄行种植方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保障通风透光条件,为大豆生长创造良好环境。同时,向农户传授化学除草、一喷多促、配方施肥、绿色病虫害综合防控、机械化耕作、无人机飞防等一系列兼具资源节约、增产增效、生态环保与质量安全特性的优质绿色高效技术模式。
为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真正扎根田间地头、惠及广大农户,康县推行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机制,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快速进村、入户、到田。项目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高素质农民,遴选100户科技示范户,每名农技人员负责8-10户示范户的技术指导服务,指导示范户加强良种良法良机良艺应用展示示范,使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
针对大豆大田单产偏低、病虫害多发等生产痛点,康县明确3名科技骨干牵头攻关,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技术培训不少于5次,覆盖农户不少于500人次,以科技支撑稳产保供任务落实。
“过去种大豆,凭的是老经验,产量和品质都不太稳定。现在有了这些新技术、新设备,再加上农技专家的指导,我们心里踏实多了,对今年的丰收充满信心!”大南峪镇的农户张大叔满脸笑容地说。
培训强化本领,壮大农技力量
科技成果转化,离不开专业的农技人才。康县围绕大豆产业发展需求,从农业乡土专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骨干、种植能手中招募了3名特聘农技员。这些人员具备丰富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和较高的技术专长,服务意识与协调能力较强,且在服务县域拥有较好的群众基础。今年8月4日至8日,康县举办202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县乡农业技术人员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以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素质。来自全县各乡镇的农技骨干和优秀种植大户代表共计110人,共同参与了这场“理论+观摩”深度融合的学习之旅。
培训采用“3天集中授课+ 2天实地观摩”的复合模式,特邀省市专家及康县农技中心的有关专家担纲主讲。学员们普遍反馈,本次培训“内容解渴、方法管用、视野开阔”,有效更新了理念、提升了技能、增强了信心,更搭建了县乡农技员与种植大户、与兄弟县区同行交流合作的桥梁。
此外,康县选择县内科技服务能力较强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社会化服务组织,探索“技物结合”“技术托管”等服务模式,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同时,引导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建立“田间学校”等方式开展先进技术试验示范。同时扶持了2个以上技术水平高、辐射带动能力强、服务效果好的星级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其在粮油生产和产业发展方面的典型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
多元推广发力,奏响农技强音
为了让更多农户了解和受益于基层农技推广项目,康县积极创新推广方式,构建多元化推广体系。一方面,农技人员充分利用中国农技推广APP、微信群、QQ群及直播平台,开展线上咨询指导与技术普及服务。在农忙时节,农户们只需拿出手机,就能随时随地向农技专家咨询问题,获取最新的农业技术知识。
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科研院所、专业服务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农技服务。他们带来了前沿的科研成果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本地农技人员相互交流、合作,为康县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康县还定期组织现场观摩会,让农户们亲眼看到新技术、新品种带来的显著成效,激发他们主动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户主动参与到项目中来,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方法种植大豆。
康县以202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为契机,借科学试验与技术赋能,激活大豆产业潜力。这场山野间的“试验”,正为当地农业发展探寻更高效、更绿色的路径,让大豆产业在科技助力下,结出丰收硕果,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编辑:谢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