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农技推广

岷县:千年药乡绘织翠 铺展产业好“丰”景

2025年08月26日 甘肃三农在线 郑海燕

DSC04193(1).jpg

八月的岷县,山川叠翠,药田流金。在禾驮梅川万亩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黄芪、当归、党参等中药材长势正盛,叶片舒展如翠玉,植株错落似绿浪,涌动着“千年药乡”的蓬勃生机。

岷县,素有“千年药乡”“中国当归之乡”的美誉。独特的自然土壤与气候条件,孕育出当归、黄芪、党参等310多种优质中药材。其中,岷县当归以最优品质、最佳药效、最大产量享誉海内外,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和1800多年的种植历史。近年来,岷县聚焦打造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样板区的核心区目标定位,全力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DSC04192(1).jpg

禾驮镇是岷县中药材种植的重点乡镇,今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6万亩,育苗0.8万亩,户均种植面积12亩,预计户均收入约10万元。其中,户均种植当归7亩,预计收入5万元左右;户均当归育苗1.2亩,预计收入超2万元。

DSC04242(1).jpg

走进麻子川全省中药材绿色高质高效“三品一标”推进县标准化种植基地,规整的田块里,各类中药材如绿毯般铺展。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赵永成与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包东慧正俯身田间,查看今年当归温室苗移栽长势。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依托全省中药材高质高效项目,建设中药材‘三品一标’标准化种植基地,集成绿色技术模式,打造绿色高效典型,创建优质特色品牌,提升16家新型经营主体。”赵永成拔出一株当归苗介绍道,“通过推广科学施肥、良种繁育、连作障碍治理、药剂浸苗、地膜覆盖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及化肥农药‘双减’增效等技术,打造‘百亩攻关田、千亩核心区、万亩示范带’特色产业基地,助力特色产业高质高效、增产增收。”

微信图片_20250826100854_29_1(1).jpg

百亩攻关田,充分发挥“专家试验田”的创新孵化作用:聚焦当归温室苗移栽技术以降低抽薹率,试用新型防病虫农药以提升产量与品质;选用多地当归温室苗,组装配套各环节新技术、新成果,开展无人机等新机具社会化服务,构建当归种植新技术试验示范平台。

76b442a874ec1870a2383e7d1a7f65c9(1).jpg

千亩核心区,着力凸显“做给群众看”的服务引领与先导示范效应: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推行种植端“四统一分”(统一品种、统一标准、统一农业投入品、统一技术指导、分户种植)生产模式,为农民提供直观可学的生产实践范例。

微信图片_20250826101035_32_1.jpg

万亩示范带,切实强化“带着群众干”的产业培育能力:立足基地所在乡镇,辐射带动周边区域,重点开展实地指导、技术培训、现场观摩等活动,直观展示基地技术集成推广的效益与成果,让农民看得见实效、摸得着路径,主动跟着学、跟着干。

“近年来,我县紧扣中药材绿色标准化主线,重点推广以‘有机无机配施+新型肥料(缓释肥、微生物菌剂、水溶肥、氮肥增效产品)+社会化服务’为主的中药材‘三新’集成模式。”岷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包东慧介绍,“目前,全县已在中药材作物上推广科学施肥‘三新’集成模式,打造3个千亩方,辐射带动5万亩以上。今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69万亩,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85%。”

QQ截图20250819114415(1).png

从禾驮梅川到麻子川,岷县中药材产业以科技为笔、以实干为墨,在陇原大地绘就“绿色高效”长卷。百亩攻关田创新突破,千亩核心区示范引领,万亩示范带辐射带动,党员干部靠前服务,经营主体协同发力,一幅产业振兴、农民增收的图景,正随药苗拔节,缓缓铺展。

编辑:谢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