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2025秸秆综合利用“点草成金”
近日,走进永昌县六坝镇下排村金昌天赐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扑面而来。工人们争分夺秒地搭建秸秆收储棚,动作娴熟利落;不远处,新购置的秸秆打捆机、平衡重式叉车、秸秆除尘揉丝机等机械设备整齐排列,机身表面崭新锃亮,彰显着现代化农业设备的科技感,仿佛随时准备大显身手。
永昌县地处甘肃省西北部,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全县总耕地面积 142.59万亩,常年播种面积108万亩,粮食播种面积73.06万亩,草原面积442.46万亩。畜牧业和饲草业发展成果显著,2024年畜禽饲养总量达267万头只,苜蓿等优质饲草种植面积达20万亩。
在秸秆综合利用领域,永昌县已取得阶段性成果。2023 年,全县秸秆综合利用量达41.97万吨。今年,永昌县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培育16个涵盖秸秆燃料化、饲料化利用及收储运体系建设的市场主体,预计新增秸秆利用量4.85万吨,确保全县农作物秸秆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
秸秆燃料化利用项目稳步推进。今年,永昌县重点支持金昌新源生物质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建设1条0.8万吨秸秆燃料化生产线,并配套购置生物质颗粒机等设备。项目建成后,该县秸秆年燃料化利用能力将从1.5万吨提升至2万吨,新增 0.5 万吨产能。这些生物质秸秆颗粒燃料将主要用于生活区、圈舍取暖及生产蒸汽,为能源供应开辟绿色新路径。
秸秆饲料化利用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呈现多点开花态势。永昌县宝光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甘肃牧源鑫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 8 家企业和合作社,均获得设备购置与生产线建设支持。以宝光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例,其将建设1条0.5万吨秸秆饲料生产线,并配套购置脉冲除尘器等设备,年饲料化利用能力将由1万吨提升至1.4万吨,新增0.4万吨。这些分布于六坝镇、东寨镇等乡镇的企业和合作社,通过技术改造与设备升级,将大幅提升秸秆饲料化利用规模,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充足优质饲料。
为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金昌天赐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永昌县新润合农牧实业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和合作社获重点扶持。位于六坝镇下排村的金昌天赐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计划建设1000平方米秸秆收储棚,并配套购置秸秆打捆机等设备,年收储能力将从0.4万吨提升至0.8万吨,新增0.4万吨。这些收储运主体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设备更新,将打通秸秆从田间到利用企业的“最后一公里”,有效提高秸秆收储效率,保障综合利用项目原料供应。
永昌县畜牧兽医站站长梁尚海表示,永昌县将积极探索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路线、应用模式和运行机制,推行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方式,加强粮改饲“种-养-加-销-用” 及流通体系建设,健全完善秸秆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利益联结长效机制,为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编辑:谢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