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通过2025年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破解秸秆利用难题
2025年07月05日 甘肃三农在线
郑海燕
近日,定西市安定区2025年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正在火热推进。该项目以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为目标,通过构建新型秸秆收储利用体系,着力破解秸秆低值化利用难题,积极探索可持续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
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也是全国最大的县(区)级马铃薯种植、加工、销售基地。全区总耕地面积243万亩,2024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56.69万亩,粮食产量达41万吨。丰富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大量的农作物秸秆,2023年全区秸秆产生量40.41万吨,可收集量38.15万吨,但秸秆综合利用存在诸多挑战。
当前,安定区秸秆综合利用率为89.34%,但市场主体利用量少,仅占13.29%,大部分由小规模养殖户及农户分散利用。利用方式也较为单一,主要以低层次的燃料化利用为主,肥料化利用量小,基料化利用几乎为零,且秸秆商品市场尚未形成,收储运和加工利用链条薄弱。
为解决这些问题,安定区202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将通过建设秸秆成型燃料加工企业、培育秸秆收储运输企业(合作社)、提高小规模养殖户饲料化利用水平,建立起“农户+秸秆收储站点+秸秆成型燃料加工企业/秸秆饲料化加工合作社”的秸秆收储利用体系模式。该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减少秸秆焚烧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为农户和市场主体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安定区农村能源服务中心主任杨仪介绍:未来将持续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让秸秆真正成为农业发展的“绿色宝藏”。
编辑:谢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