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县数措并举 深挖大豆单产提升潜力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推动大豆产业高产高质高效发展,近年来,徽县积极行动,数措并举,全面推进大豆单产提升工作,力争在大豆产能上取得显著成效。
政策赋能 创新机制 探索单产提升新模式
徽县构建了主体与专家信息双向互推、与农技人员有效对接的机制。鼓励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现场观摩、经验交流和技术培训等活动,推动关键技术和增产模式先行先试,快速展示单产提升成效。同时,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持续宣传典型案例,推广成功经验和有效模式。
优选品种 强化组织 推广“良种良发”新技术
徽县依托大豆单产提升项目和试验示范等,根据不同生态类区域和农民种植习惯,结合不同种植模式,示范推广抗病、抗旱、适应性强、丰产性好的,落叶不裂荚、结荚位高、适宜机收的高油、高蛋白的高产优质品种,及时更换产量低、易发病、品质差的退化品种。通过宣传农民购种须知,帮助农民正确选种购种。此外,组织技术人员开展高产新品种、高性能农机、高效新模式的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农技员同步深入田间,在关键农时开展单产提升专项技术培训。
技术指导 辐射带动 促进产量产能高效转化
积极邀请省上科研、教学、推广等部门专家组成专家指导组,实行专家包县指导,确保在关键农时季节,开展现场观摩、集中培训、巡回指导、测产验收等。徽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人员,实行包乡镇抓点指导,确保一镇2名抓点示范人员(县、乡各一名),在地块选择、标准化种植、田间管理、产量测定、机械收获全程蹲点指导,加快高产高质高效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不断提高技术到位率和覆盖率。围绕集成推广大豆新品种、大豆-玉米、大豆-油葵、大豆-柴胡带状复合种植条播新技术、新模式,在基础条件好、技术力量强的乡镇村社,集中资源、集聚力量,打造一批“百亩方、千亩片”,开展小面积高产攻关和大面积示范推广,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配套,将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户产量,把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
部门会商 强化预警 保障防灾减灾落到实处
徽县加强有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强化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完善防灾减灾预案和技术意见,落实相关技术措施,加强应急救灾组织调度。同时,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适时开展统防统治和应急防治,降低大豆病虫损失率。此外,整建制大面积开展单产攻坚,打造千亩片、百亩方,组织规模种植主体开展单产提升行动,挖掘增产潜力。
强化措施 四级联动 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在项目实施中,徽县坚持县、镇、村、新型经营主体四级联创、以村、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主的原则,成立行政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实施内容、实施区域、资金使用、补贴标准、补贴方式、保障措施、统筹协调项目实施,确保项目落实落地。
创新方式 加大宣传 营造高效行动良好氛围
徽县将宣传培训工作贯穿大豆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的始终,积极探索宣传培训模式,实现科技培训方式、形式和方向的创新。一是利用微信平台和有线电视等媒体宣传报道各乡镇工作进展和好做法、好经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政府、部门、农技人员、农民、企业、媒体等共同关注大豆绿色高质高效行动。二是按照“科学、实用、实效”的培训原则,采取现场培训、专栏墙报、咨询讲解、专题讲座、发放技术资料、科技赶集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对技术骨干、村社能人大户、专合组织、科技示范户、示范区群众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提高科技素质,增强农民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未来,徽县将持续推进大豆单产提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全县农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编辑: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