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向“耕”新 抢抓春耕春管“黄金期”——武都农技在行动
三月的武都大地,春意盎然 。当下正值春耕春管的关键时节,为确保粮食丰收,连日来,武都区农技中心在区委、区政府和武都区农业农村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抢抓农时、科学部署,积极组织农技人员下沉到生产一线,深入田间地头全方位开展春管农业技术指导服务行动,实现农技服务“零距离”,为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全面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春耕护航,病虫细访
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小麦、油菜也进入了生长的关键阶段。连日来,武都区农技中心积极行动,组织技术人员穿梭在麦浪、油菜之间,他们蹲下身子,仔细查看每一株小麦、油菜的叶片和茎秆以及长势情况,对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全面细致地排查。针对不同的生长状态和病害程度,技术人员现场“把脉问诊”,开出一张张“管理良方”,从施肥用药量到病虫害防治时机,给出精准实用的建议。
粪肥还田,绿色发展
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持续深化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推广农家肥科学施用,粪肥科学还田是实现“变废为宝”的关键。武都区农技中心组建农技服务队,为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户提供全程技术指导,为农户定制“有机肥+化肥”配比方案,实现“一地一策”精准施肥,切实改良土壤结构,激活耕地潜能。
在武都区花椒油橄榄、中药材、茶叶种植区域,技术人员将高温发酵杀菌腐熟后的农家肥集中运送堆放到田间地头,一辆辆满载黑黝黝农家肥的车辆正有序的驶入田间地头,农民们背起背篓穿梭在地头,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目前,粪肥还田工作已全面展开于今年底,将全面完成任务。肥家肥的施用将有效改善土壤结构,解决土壤板结,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增加果树及庄稼的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提升农产品品质,不仅解决了粪污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难题,还能变废为宝减少化肥使用量,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农技下乡,春耕有料
为助力农户增产增收,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补助项目的落实,近日,农技人员深入乡村,为农户们送去马铃薯种子、地膜和肥料。今年我中心在龙凤乡、鱼龙镇、马营镇建成600亩春播马铃薯示范基地,为基地农户免费发放马铃薯脱毒种子120吨、地膜3吨、复合肥24吨、有机肥96吨。这些物资承载着科技的力量,是丰收的希望。农技人员不仅送来了物资,还现场为农户讲解种植技术,从马铃薯的播种深度、地膜的覆盖技巧,到肥料的科学使用方法,事无巨细。后续,农技人员还将持续关注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全程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确保农户们在这个春天播下希望,迎来金秋的丰收。
严查农资,护航春耕
为全力保障春耕农资供应安全,武都区农技中心组织人员深入各乡镇对辖区内农资门市部开展专项检查,技术人员重点查看、化肥、农药等农资储备情况,严格核查产品标签、质量合格证明及购销台账,严打销售假冒伪劣、过期农资等违法行为。同时,现场指导经营户规范仓储管理、及时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做好安全生产等,并面向农户普及“识假辨劣”技巧,推广绿色高效农资产品。通过“监管+服务”双管齐下,确保春耕农资“量足、质优、价稳”,为全年粮食丰产筑牢“第一道防线”。
下一步,武都区农技推广中心将继续秉承“服务农业、服务百姓”工作理念,以技术创新为引领,充分发挥农技支撑作用,扛牢技术责任,全面做好技术指导服务。
来源:武都农技推广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