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县开展农业春耕“三情”调查助力春管春耕
2025年03月17日 甘肃三农在线
郑海燕
近日,渭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科学指导春耕生产,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全面开展农业生产“三情”(苗情、病情、墒情)调查。调查结果为当地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提供关键数据支持,助力保障全年粮食丰收。
惊蛰过后,气温回升,全县冬小麦陆续返青,土壤解冻,降水增多,既有利于越冬作物生长和春耕,也增加了病虫害发生风险。为精准掌握土壤墒情、越冬作物苗情和病情,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3月11日至14日开展调查,覆盖路园镇、北寨镇、秦祁乡等多个乡镇的多个村庄。
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法,对苗情、病情和墒情进行详细监测。苗情方面,全县冬小麦平均株高8-15厘米,浅山、阳坡及川沿河谷地区部分已返青,长势良好;半阴坡和高海拔地区尚未返青。平均每株一次分蘖3-4个,部分达5个,二次分蘖2-3个。返青麦田叶色浓绿,未返青田块有黄化现象。
病情调查显示,目前冬小麦刚返青,尚未发现条锈病、蚜虫等病虫害。
墒情数据表明,全县土壤平均绝对含水量12.7,相对含水量56.4%,总体相对缺水。南部和沿川地带墒情适宜,平均绝对含水量15.4,相对含水量68.6%;北部乡镇相对缺水,平均绝对含水量11.4,相对含水量50.8%。一膜两用和秋覆膜地块墒情优于露地,分别高出50%和40%,但未打孔秋覆膜墒情不如露地。
基于调查结果,农技中心建议,对未返青田块,待返青后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施肥,确保养分均衡。针对可能出现的病虫害,建议提前准备戊唑醇或氟硅唑等药剂,发现轻微锈病及时喷雾防治,同时及时清除病株,减少病原菌传播。
此次“三情”调查为渭源县春季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助力农民做好春耕备耕,保障全年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编辑:谢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