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废旧滴灌带“变废为宝”推进循环农业持续发展
敦煌市自2021年大面积实施高标准农田以来,实现了小地变大地,按照“土地平整、道路林网、水肥一体化全面配套”的思路,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高效节水灌溉,举全市之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落地实施,有效解决了一直以来制约我市农业发展的劳动力不足、水资源匮乏、农业回报率不高等问题,为实现农业机械化、管理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奠定坚实基础。
水肥一体化作为近年来敦煌市在高标准农田区大力推进的一项技术措施,滴灌带便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原材料,滴灌带技术是目前农田灌溉的先进技术,通过灌溉系统可以精确送水,减少水分浪费和土地侵蚀,有效促进作物生长状况,增加作物的产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满足市场需求,带动农田灌溉的技术升级,2024年以来,敦煌商硕节水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招商引资及申请科技项目投资建设了滴灌带生产加工线。通过引进农废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生产高质量的滴灌带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带动农田灌溉的技术升级,提高滴灌带的耐用性能。
在科技项目的推动下主要通过回收废旧滴灌带经过清洗、粉碎、加工,再添加新的原材料后生产出新的滴灌带,从而“变废为宝”,促进资源循环利用,达到降低农业投资成本,节约水资源,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目的。主要解决了在使用滴灌带中最常出现的问题:一是滴灌带堵塞,这是由于滴灌带内部容易积聚泥沙和微生物所致,堵塞滴灌带不仅会影响滴灌效果,更会导致滴灌带寿命缩短。二是经常受到日晒雨淋和温度变化,滴灌带使用寿命较短。三是在一些地形复杂的区域,滴灌带更容易受到机械撕扯等因素的影响而损坏。通过项目实施建立了农废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示范点1个,建成了滴灌带生产线1套,研发滴灌带新产品2个。回收废旧滴灌带523吨,销售新品滴灌带783吨。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废旧滴灌带“变废为宝”,逐步引导农户形成切实可行的节约用水用肥习惯,降低农业投入成本,同时对涵养水源、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农废资源的循环再利用,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推进循环农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编辑: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