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区加快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推动绿色种养循环新发展
2024年以来,武都区全力开展粪肥还田工作,在项目中不断加快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引领着农业走向更加高效、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武都区积极建立多元培养人才机制,按照专业化、市场化、多元化的原则,以大批未就业大中专学生、基层实用人才、种植能手、农村土专家、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为重点,结合农村撂荒地整治、乡村振兴中对农业产业大部分项目资金倾斜支持的大好机遇,培育了一支懂农业、爱农业、有技术和对农业有情怀的乡村农业干部队伍及农民技术员,培育一批新型的高素质的农业队伍,让科学技术指导在乡村、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武都区以服务能力、基层实用人才、种植能手、农村土专家、退伍军人等为担保,提供小额信用贷款,有力强化了农村实用人才创新创业的资金保障,为社会化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活水”,使其逐步走向完善,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中的各项服务活动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确保各个环节得以顺利开展。
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方面,武都区精准发力。针对性开展技能提升和专业培训,科学设置乡村人才培训计划,创新培训方式,建立乡村实用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引导合作社技术人员、家庭农场技术人员、企业积极参与培训,切实提高培训质量。通过跟踪服务,技术指导、政策咨询等形式,建立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经营服务、创业支持等常态化、系统性的长期跟踪服务机制,逐步形成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服务多层次、高质量、全方位发展。
强化长效管理至关重要。武都区制定了实施规范、成效评价、有序退出等制度,建立了服务组织长效管理机制。细化了相关标准和服务合同,明确了所购买服务范围、标准、数量、质量要求,服务期限、资金支付方式和违约责任等,并加强对服务提供全过程的跟踪监管和服务成果的检查验收。同时,加强政府购买服务质量考核评价,确保政府购买服务质量,切实保障了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项目的稳定推进与高质量发展,让武都区的农业在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助力下稳步前行,不断书写农业发展的崭新篇章,为实现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目标筑牢根基。
编辑:谢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