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区:精准试验构建粪肥还田循环提质增效技术体系
武都区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中,以抓点示范为抓手,严格按照试点项目试验要求,在花椒和马铃薯上完成了6个有机-无机配施、有机-无机最佳配比及肥料利用效率田间试验,玉米上完成了1个种养循环利用率试验。筛选最佳最优的粪肥还田服务模式,形成本地化、高效化的绿色循环技术要点,为有机肥科学合理施用提供依据,构建粪肥还田循环提质增效技术体系。
有机-无机配施试验结果显示,在冬播马铃薯种植方面,处理3优化施肥区产量最高,薯块较大,商品薯率为83.73%,商品性较好,非商品薯较少,亩产量达2673.31公斤,产量最高,经济产值达8019.94元,比处理2农户常规施肥区亩产高227.1公斤,而产生的经济效益更是高达681.32元;处理6等氮量替代,有机肥替代15%的氮肥区域, 马铃薯产量比农户常规施肥增产效果明显,块茎适中,商品性较好,非商品薯较少,亩产量达2454.41公斤,产量居第二。
花椒方面,处理7等氮量30%替代亩产量最高,干重为87.6kg,处理6区等氮量15%替代和处理4区有机无机配施区次之,干重分别为81kg和79.8kg,空白对照区产量最低。
有机-无机最佳配比试验结果显示,冬播马铃薯处理2亩产为2485.4公斤为最佳有机-无机配比区, 其次为处理1亩产2375.8公斤,处理3亩产为2367.9公斤,处理4亩产1867.6公斤,产量最低,处理2比处理4亩增产617.8公斤,增产幅度为33.1%。
花椒处理2有机肥与常规用量相同、氮肥用量为常规施肥的1.3倍、磷肥用量为常规施肥的0.6倍、钾肥用量为常规施肥的2倍时,产量干果平均亩产97.29 Kg为最高,处理7水平产量最低;处理3有机肥为常规用量的2倍、氮肥用量为常规施肥的0.6倍、磷肥用量为常规施肥的1.6倍、钾肥用量为常规施肥的1.6倍时,产量干果平均亩产93.87Kg次之。
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显示,冬播马铃薯上,粪肥+90%优化施化肥产量最高,其次为粪肥+80%优化施化肥,无钾区、氮磷钾区产量为第三,第四,无肥区最低。氮肥利用率是43.32%、磷肥利用率为18.12%、钾肥利用率为49.68%。
花椒上,腐熟农家肥+90%优化施化肥区产量最高为79.2kg,其次为氮磷钾区,粪肥+80%优化施肥区、无钾区产量位列第三,第四,无肥区最低。钾肥的农学利用效率>磷肥的农学利用效率>氮肥的农学利用效率。
种养循环玉米利用率试验结果显示,氮肥利用率为42.11%;磷肥利用率为19.44%;钾肥利用率为51.99%。
武都区通过一系列科学的试验研究,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将助力武都区花椒、马铃薯等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谢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