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区:创新运行服务机制 推动绿色种养循环项目工作走深走实
甘肃三农在线讯:武都区严格按照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创建项目实施要求,在项目实施上按照“有主体、有规模、有场地、有技术、有设备、有基础”的“六有”标准严格遴选服务主体,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扶持壮大一批有一定运营基础的生产性服务组织,探索开展肥料利用效率等试验,严把粪肥质量关,打造优质示范基地,以此保障项目目标顺利完成。
据了解,武都区按照“六有”标准,严格遴选服务主体。坚持自愿申报与竞争性选择相结合的原则,公开补充遴选粪肥收集处理、堆沤腐熟、 配送还田、机械施用能力强的企业、合作社等第三方社会化服务组织作为服务主体。通过初步筛选后,组织专家组通过实地考察确立社会化服务组织,公示无异议后最终确定社会化服务组织名单。
创新运行服务机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扶持壮大一批有一定运营基础的生产性服务组织,开展粪肥使用全过程、托管式、专业化服务,增加有机肥应用。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带动支持提供粪污收集、处理、转运、施用的服务企业(不含养殖 企业)、合作社等主体以及提供粪肥还田服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扩大粪肥还田利用社会化服务市场规模,引导专业化服务组织加大投入,提高规模效益,降低运营成本,形成良性循环。
同时,严格按照项目试验要求,在花椒和马铃薯两种作物上设计有机—无机配施、有机—无机最佳配比及肥料利用效率田间试验6个,探索开展效率试验,为农家肥科学合理施用提供依据,构建粪肥还田循环提质增效技术体系。
狠抓质量监管及效果监测评价。严格按照《畜禽粪便堆肥技术规范》标准进行堆肥处理。在粪肥还田关键时期,委托甘肃新供销农化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粪肥质量抽检,重点检测粪肥中有机质含量、pH等环境 限量指标,并建立数据库档案。在蔬菜(冬播马铃薯)、油橄榄、花椒上布设监测点数24个,科学评价绿色种养循环、粪肥施用在增产增收、提质增效、化肥减量、地力培肥等方面的作用,为探索绿色种养循环模式提供数据支撑。
武都区农技中心主任王高世介绍,我们还结合山地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和优质“甘味”农产品品牌建设,在马街镇建立粪肥还田万亩花椒示范基地,通过集成组装技术模式,树立示范样板。带动全区建立一批有示范、有品牌、有名头的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示范区,用健康的土壤和绿色的生产方式,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编辑:袁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