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创新培训方式成效彰显
2021年,酒泉市农技推广系统紧紧围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农民生产技能,助推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贴近农村、贴近农民、注重实效,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把培训现场搬到田间,把科技服务送到一线,受到了广大农民欢迎,取得了显著成效。
田间现场培训,进村入户指导,专家组团服务。为使授课达到实效,培训人员将课堂设在园区内、温室里、耕地旁,在生产现场讲解,亲自示范指导,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市县(区)130余名农技推广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紧紧围绕当地优势主导产业,按乡镇分片包抓,结合各乡(镇)农业生产实际,进行集中培训和面对面、零距离培训,打破了“专家讲、学员听”的局限,更加注重了解决实际问题和现场技术指导。市、县(区)农技中心在“三春”、“夏管”等关键季节,组建技术服务专家小组,面向问题“出诊”,针对疑难“会诊”,深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示范基地等,送技术送服务上门,现场帮助解决疑难问题,蹲点培训,指导生产。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8月份,市农技中心积极参与省委组织部组织的专家人才服务产业发展实践活动,与8名省内高级专家组成的蔬菜产业专家服务团队,深入肃州区蔬菜产业园区、基地进行调研,针对茬口安排不合理、生产管理不到位、水肥施用不均衡、病虫害防控不及时等问题分专家进行了现场示范培训、技术指导和答疑释惑。专家团队指出酒泉要大力推广机械化、轻简化栽培模式,选择适宜的栽培茬口,错期种植、错峰上市、提升效益,将蔬菜产业打造成为酒泉促农增收的支柱产业。全市农技人员共入户指导农户1.5万余人次,涉及作物面积65万亩。
横向联合协作,纵向下沉联动,线上线下融合。加强与农口部门单位的协作,注重全产业链知识培训,不断延伸培训内容。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市农科院、市戈壁生态农业研究院等涉农单位联合,组建科技服务宣讲组,重点开展农产品质量控制规范、“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农业投入品规范、设施蔬菜种植技术等内容的宣讲培训。同时,坚持实施科技特派员科技“一线服务周”和“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市、县(区)级科技特派员深入派驻的乡镇和涉农企业,贴近群众,服务一线,积极推进培训成果转化应用。在坚持并不断完善常态化技术指导服务机制的基础上,积极打造“移动互联网+”农技服务,鼓励农技人员建立微信群、QQ群,公布电话号码,与广大农民群众建立线上联系,开展线上答疑、线上技术服务。并针对生产中的热点和普遍性问题,制作播放广播电视节目,进一步增加了服务的广泛性。2021年,线上咨询达到9946人次,解答问题5700条,播放农业技术广播电视节目241集,累计66小时。
精准把握需求,精心设计内容,精确安排时间。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紧扣农时,抓住关键时间节点,根据培训对象的生产、生活实际,突出针对性的内容,“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不断优化培训的内容构成和培训安排,分类分层次开展精准培训。为促进产业发展和满足农民科技需求,在调研的基础上,农技人员深入基层,群众按需“点菜”,专家因需“配菜”,开展了目标具有定向性、内容具有指向性的培训。为有效解决戈壁农业冬季生产中出现的各类技术难题,提高戈壁农业种植效益,11月份,市农业农村局抽调市农技中心与市农科院栽培、水肥、植保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2个戈壁农业技术服务小组,重点对冬季设施蔬菜温湿度调控、水肥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风雪降温天气的预防与应对等技术进行了指导培训。为保证 “菜篮子”供应,不定期组建技术服务团队,针对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温室大棚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开展培训。为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聘请了专家精心设计适应当地的配套技术的培训内容,编制通俗易懂的技术规程实用手册,指导开展培训。同时,与当地气象部门积极协作,注重应对农业灾害,精准地做好灾前预防和灾后补救措施的培训和宣传。2021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985期,培训农民6.1万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9期,培训450人。
加大宣传力度,典型示范带动,营造浓厚氛围。积极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农业科技知识、培训经验做法、学员风采、致富典型等,调动农民参与农业科技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培训,编写印制了科技明白纸、技术手册、法律法规挂图等,有针对性地张贴、发放。同时,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等向广大农业生产者推送农业公益性广告、农业气象信息、病虫害预报防治、栽培关键技术等,广泛宣传农业政策法规,普及科技知识。在培训中,注重安排当地致富带头人、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经营人员等授课,讲经验、说做法、传高招,让广大农民感受先进典型的风采,激发学习热情。通过有声有色的宣传,逐步形成了部门重视、社会关注、农民满意的良好氛围。2021年,张贴、发放科技和政策宣传资料18万余份,市农技中心在酒泉日报、最酒泉、甘肃三农在线、酒泉市农业农村局网站等媒体发布信息100余篇。
编辑:李秀清